公告:

只接受上海本地咨询,其他地区请咨询当地律师,谢谢合作!

律师随笔

静安今年将启动7幅零星地块旧改!让更多“阳光”照进老旧小区

作者:邹坤律师  时间:2022年02月10日

本文转载自上海静安


随着2021年12月31日区域内最后一幅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地块——宝山路街道31、149、150、152街坊地块完成收尾,静安区历年结转的成片地块已经全部完成收尾,广大群众改善了生活条件,同时城区面貌实现新的提升,区域发展换来新的空间。


在聚焦结转基地收尾同时,静安也将目光投向了辖区内的零星地块——2021年,静安区启动了11个零星地块征收,完成12个零星地块收尾(其中3个为2020年底启动),实现了零星地块“拉开即收尾”的工作目标。
“2021年,12幅零星地块收尾,加上成片地块7幅收尾,静安全年的收尾地块达到19幅,创历年之最。”
区建设管理委副主任凌斌表示,无论是体量庞大的成片地块,还是由于规模小、开发难等常被称作“遗忘角落”的零星地块,静安区希望通过推进旧改“清零行动”,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让更多“阳光”照进老旧小区。据悉,2022年,静安将启动7幅零星地块。

硬啃攻坚: 强力推进结转基地收尾 “十三五”以来的六年间,洪南山宅、宝山路街道“四合一”项目等26幅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地块实现收尾,累计完成旧区改造面积34.6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6837户。而其背后,则是静安区坚决啃下“硬骨头”、兑现责任状,充分发挥条块协力,强化属地责任,依法加快结转基地收尾工作的一个个缩影。据悉,随着新基地启动日益增多,历史积淀问题的日益凸显,旧改收尾工作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和突破。为此,静安落实司法执行新机制,在洪南山宅,241、242街坊基地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在其它基地扩大试点,缩短收尾时限。同时,强化属地责任,更加注重发挥以街道为主体的一线推进作用。
此外,静安还依托各方有效资源,切准地块难以收尾的关键点和症结点,因症施策。对于特别复杂、特别突出、特别困难的案件,通过市区联动、专家会诊,力求突破;推行“组团式服务”,聚焦居住困难、共有产权家庭等对象,“一对一”精准施策……通过多种方式,全力推进腾地收尾工作,“尽快让居民圆了新居梦,也是为区域发展尽快腾出空间。”凌斌表示。

3个100%: 确保零星地块实现“拉开即收尾” 武定路537弄是三排旧式里弄房屋,里面共有123户居民,在周围新公房和小高楼的掩映下,很容易就错过了,只有走到里面,才能看到旧里的真实面貌和居民的真实生活:被雨水侵蚀得开裂、掉皮的天花板和墙面,洗澡要反复上下楼接水,以及和两个年过半百的儿子蜗居在14平方米不到空间内的阿婆……
为了让像武定路537弄这样的零星地块居民们,也能尽快告别“蜗居”,早日“安居”,静安区提出:
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全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按照“成熟一块、启动一块”原则,加速推进零星地块旧改工作。在工作中,静安区自我加压,提高零星地块签约生效比例,要求50证居民以下项目尽量做到“三个百分百”,即一轮征询百分百、二轮征询百分百、搬迁百分百,积极探索提高零改工作效率、效益的新机制、新做法,全力推进“拉开即收尾”。
静安将零星旧改工作与周边建设项目、市政工程建设等有机结合,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统筹推进,明确时序。

建立区域层面的零改推进工作机制,重点就地块规划调整优化、基地疑难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形成“一地一策一方案”。同时,拓宽多方筹措渠道,落实旧改资金保障机制。除了区级财力投入外,坚持多元扶持、多元筹资。继续争取发挥市区联合储备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区属国企参照市地产模式参与零改、积极争取公建配套收储零改地块的市级财政补贴政策、申请专项政府债等。此外,相关人员在房屋征收工作中更加注重尊重群众意愿,发挥居民主体地位,确保居民参与“零障碍”。从群众意愿征询、征收安置方案形成,到征收过程监督、居民签约安置等,房屋征收各个环节都要融合群众的意愿和智慧,保障群众在房屋征收中的主体地位。引入第三方,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司法工作人员等参加基地征收工作,参与旧改矛盾化解,增加公信力和专业性。
下一步,静安区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坚持多措并举,从风貌形态、功能使用、社区结构等角度,探索重建改造、零星改造、历史文化保护性整治相结合的旧区改造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持历史文化的承接、转换和脉络延续。

在线咨询

选填项(可以不填)
请填写真实手机号码,可免费得到律师对该问题的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