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节目策划方案、节目模式等电视节目相关的著作权保护规则
作者:姚雷 律师  时间:2020年12月08日

法信·裁判规则

1.节目策划方案具有独创性的部分可以作为文字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案例要旨: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涉案三个节目策划方案以文字的形式,根据节目类型设置、描述了相应栏目架构、宣传推广、播出周期和形态、晋级流程、市场分析,发展空间,并提出营销策略和运营计划,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文字作品,具有独创性的部分应受著作权法保护。被诉侵权人的策划方案与涉案节目策划方案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均不构成相同或实质性相似,因此,被诉侵权人不构成侵权。
案号:(2017)苏8602民初558号
审理法院:南京铁路运输法院
来源:法信精选

2.节目模式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案例要旨:涉案节目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思想和方法的范畴,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要保护的表达方式,且涉案节目表达方式是有限的,如果将其视为一种作品,势必会损害到其他类似的节目,对社会公共利益形成不良影响,故涉案节目模式并非著作权法所应保护的客体。
案号:(2017)京0108民初5708号
审理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来源:法信精选

3.具有独创性的电视节目属于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案例要旨:涉案电视节目系经由制作团队策划和编排节目环节,通过摄影、录音、剪辑、合成等创作活动,可在介质上制成一系列有伴音的相关画面,凝聚了多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是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节目的制作和播放与电影的摄制过程相似,故认定涉案电视节目属于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被诉侵权人未经许可,向IPTV用户提供涉案节目在线点播观赏服务,侵犯了权利人对节目所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案号:(2015)粤高法民三终字第298号
审理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发布日期:2015年9月2日

法信 · 司法观点

综艺节目著作权的定性问题
综艺节目主要是指以娱乐性为主的综合性视听节目,包括但不限于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文艺汇演类等类型。1999年开始,我市(北京市)法院陆续受理了围绕综艺节目产生的著作权案件,并审结了一系列新型、有重大影响的涉及综艺节目的著作权案件,如有关《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我爱记歌词》等综艺节目的维权诉讼。此类案件的主要争议问题为综艺节目性质的认定,综艺节目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司法实践对综艺节目的性质认定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视听类作品。这是实践中的多数观点。该观点认为综艺节目从节目环节安排与策划、拍摄过程到剪辑制作完成,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系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视听类作品。
二是汇编作品。实践中,针对“春晚”等晚会类综艺节目,有的法院认为,“晚会导演从大量备选节目中挑选出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符合观众欣赏口味的精品搬上‘春晚’舞台,这种选择明显具有独创性;对于节目演出顺序的编排同样体现独创性。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个整体属于汇编作品。”有的法院在类似案件中亦有类似论述,但其认定的是“‘春晚’的现场表演属于汇编作品。中央电视台作为‘春晚’的汇编人,对其汇编的作品‘春晚’享有著作权”。
三是录像制品。该观点认为综艺节目所具有的独创性尚未达到电影作品所要求的高度,不足以构成电影作品,属于电影作品以外的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连续相关形象、图像的录制品,应当作为凝聚了一定智力创作的录像制品予以保护。
经调研,关于综艺节目的性质应区分综艺节目现场活动和综艺节目拍摄完成的影像,前者简称为现场综艺活动,后者简称为综艺节目影像。作出上述区分之后,我们需要分别分析现场综艺活动和综艺节目影像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
(1)现场综艺活动
现场综艺活动,根据不同的综艺节目类型,表现形式比较多样,晚会类综艺节目的现场包括歌舞、小品、相声、杂技、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访谈类节目的现场主要是对话,竞技类节目的现场主要是一些体育竞赛活动。有观点提出将晚会现场活动定性为汇编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四条对汇编作品的定义,汇编作品是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但“春晚”的现场是由节目串联而成,节目是对作品的表演,是表演的集合,而不是作品或者作品片段或者数据、材料的集合,因此不符合著作权法对汇编作品的定义。中央电视台作为“春晚”的演出组织者,其可以通过与表演者签订授权许可合同,对他人未经许可录音录像、直播、传送等行为主张权利。
(2)综艺节目影像
综艺节目影像是指将现场综艺活动进行拍摄完成后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信息。由于视听类作品和录像制品的区分关键在于独创性的高低,因此综艺节目影像根据独创性的高低,可以分别认定为视听类作品或录像制品。
根据实地调研,中央电视台直播“春晚”,并非一个简单的节目的选择编排,其有整台节目的文字脚本、分镜头剧本,导播室有导播导演进行镜头的切换编辑,制作过程复杂程度不亚于视听类作品的拍摄。其他婚恋交友类节目、选秀类节目均有类似的拍摄制作模式。因此,对于投入大量制作成本的综艺节目,应对节目的组织方或投资方付出的劳动予以尊重。我们认为,对于综艺节目影像,若系根据文字脚本、分镜头剧本,通过镜头切换、画面选择拍摄、后期剪辑等过程完成,其连续的画面反映出制作者的构思、表达了某种思想内容的,可认定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若系以机械方式录制完成,在场景选择、机位设置、镜头切换上只是进行了简单调整,或者在录制后对画面、声音进行了简单剪辑,可认定为录像制品。综上,综艺节目影像属于视听类作品或者录像制品。
(摘自:陶凯元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编:《知识产权审判指导》,2017年第1辑(总第29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第153~155页)

法信 ·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修正)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13修订)
第二条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3.《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综艺节目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1.如何理解本《解答》中的综艺节目?
  答:本《解答》中的综艺节目,主要是指以娱乐性为主的综合性视听节目,包括但不限于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文艺汇演类等类型。
  综艺节目可以区分为现场综艺活动和综艺节目影像。
  本《解答》仅对综艺节目影像作出相关规定。
  2.如何认定综艺节目影像在《著作权法》上的性质?
  答:综艺节目影像,根据独创性的有无,可以分别认定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或录像制品。
  现场综艺活动是否构成作品的判断与综艺节目影像是否构成作品的判断互不影响。
  3.如何判断综艺节目影像是作品还是制品?
  答:综艺节目影像,通常系根据文字脚本、分镜头剧本,通过镜头切换、画面选择拍摄、后期剪辑等过程完成,其连续的画面反映出制片者的构思、表达了某种思想内容的,认定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
  综艺节目影像,系机械方式录制完成,在场景选择、机位设置、镜头切换上只进行了简单调整,或者在录制后对画面、声音进行了简单剪辑,认定为录像制品。
  4.如何确定综艺节目影像的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归属?
答:如无特别约定,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制片者享有综艺节目影像的著作权;或者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制作者享有综艺节目影像的录像制作者权。
10.综艺节目模式是否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答:综艺节目模式是综艺节目创意、流程、规则、技术规定、主持风格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综艺节目模式属于思想的,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综艺节目中的节目文字脚本、舞美设计、音乐等构成作品的,可以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文章摘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