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法学论文

解读犯罪情节中坦白的量刑
作者:丁嫣 律师  时间:2017年11月12日
坦白情节在我国刑法的量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刑法规定的可以型情节即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下面华律小编就犯罪情节中坦白的量刑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欢迎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带来更好的帮助!
  犯罪情节中的坦白在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刑法规定的可以型情节即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在刑事辩护业务中是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刑事辩护律师必须熟练掌握法律、司法解释中有关构成坦白及坦白从轻、减轻处罚的相关规定及具体应用,达到坦白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维护的刑事辩护目的。
  一、坦白情节刑法第67条第三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8号)第4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虑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程度、罪行轻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1)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较重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 10%—30%;(3)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50%。”实务中掌握好坦白情节从宽处罚,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和程度。根据刑法规定,坦白的主体为犯罪嫌疑人,只有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开始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才属于坦白,在审判阶段如实供述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坦白。坦白的程度,是彻底全部交代罪行还是只交代主要罪行,反映出是真心悔过还是想蒙混过关,从宽的幅度会有不同。
  2、坦白罪行的轻重。司法机关掌握轻罪,主动坦白重罪,说明其悔罪态度好 ,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小,辩护律师应充分展开争取在最大的限度内从宽处罚;反之则应注意技巧,以巧取得最佳结果。
  3、悔罪表现。一般来说,坦白的细节详尽,说明其悔罪真诚,从宽的幅度就大。如果虽然能够坦白,但并非真诚悔罪,也会影响从宽幅度。二、实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如何看待坦白情节的从轻、减轻功能。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坦白从宽处罚可分为a、“可以从轻”即如实交代犯罪事实,一般都应当体现从轻处罚;b、“一般应当从轻”即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以及办案机关掌握的证据不充分,如实交代有助于定案的,一般也应当从轻处罚;c、“可以减轻”即如实供述证据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一般情况下减轻处罚。上述规定涉及的刑罚理论比较深,如能熟练掌握必将使辩护技能上一个台阶。
  2、坦白与自首不能重复评价。坦白是自首的前提条件,自首和坦白是包含关系。在适用自首从宽处罚的情况下,就不能再适用坦白情节,否则就是重复评价。但对于坦白和自首涉及不同的犯罪事实的,应该分别认定坦白和自首。
  3、揭发同案犯犯罪事实的处理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人到案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可以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因此,揭发同案犯犯罪的情形同时符合坦白和立功,应酌情从轻处罚。
文章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