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时下“公路收费”与过去“山贼剪径”之异同
作者:鲁邦升 律师  时间:2009年10月21日
     在过去(当然指解放前),或许是社会原因,或许是生活所逼,凡是偏僻一点的山路,大多有山贼出没。一旦行人经过,强盗们会说:“此山是俺开,此树是俺栽,欲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因此要求过路行人留下买路费,否则不能通过。
    强盗们的行径固然可恨,但听起来也是理直气壮的,因为他没有强迫你非要往这条路经过不可,你不想付过路费可以走其它路吗,谁叫你贪走捷径?所以,强盗们向过往行人收取“过路费”名正言顺、有理有据,行人们为了消灾,也为了贪走捷径,没办法,只能破财。
    据有关野史记载,山贼们还是很讲义气的。他们一般不会向邻近村民收取过路费,有实力的山贼甚至还会对村民们予以保护。如水浒“啸聚山林、筑营扎寨、抗暴安良、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就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侠义故事
    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国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步而来的是路桥收费站也象一阵风,处处林立。稍微改造过的路、桥必设收费站,明目张胆向过往车辆收费。问之收费理由?曰“四自公路”。
    据我看,时下路桥收费与过去山贼向行径颇具共同点:首先,他们的收费理由皆为“过路费”你想走捷径,必须要付费,过去山贼为便于客人行走,往往对路也会作适当改造,否则谁会走不好走的路?现在的公路称为“四自”,皆改造之故;其次,过去山贼一般不向附近村民收费,时下收费站一般也不向本地车辆收费,似白龙桥收费站对本、外地车辆一起宰的现象全国并不多见;第三,过去的山贼只要对所占山头发展有好处的,也不会收费,并且还会欢迎进入,而今只要对收费站所设城市发展有好处的,也不会向入境车辆收费,如330省道线上的义乌收费站,金华进义乌的就不收费,在义乌消费好了出来时就要收费,因为你离开义乌就意味着不会再在义乌消费。
    当然,新、旧收费也有不同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1)政府对过去山贼的收费行为是反对的,没有听说过皇帝曾经给山贼颁发红头文件准许收费的案例,如大宋皇帝,对梁山泊的“收费”行径就很反感,多次派大兵围剿;而现在的收费站基本上是取得政府支持的,一般都持有一张红头文件,个别农村设置的收费站除外(如过去白龙桥收费站叉道农民设的收费站)。(2)过去山贼的收费点,一般都设在偏僻山区,闹市处不敢设;而现在的路桥收费站基本上设在车水马龙之处,对偏僻地段他们没有兴趣;(3)过去皇帝讲话是算数的,若是有某臣民们禀报某处私自设立收费点,皇帝老儿一般会派兵围剿,有些可能还会给老百姓予以承诺,便于安民;而时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的讲话没有用,与牢骚无异,根本起不到作用,更作不了主。如对白龙桥收费站的撤留问题,相信所有金华人民是强烈反对的,但为了照顾所谓的个别投资者利益,为了能养活几个收费人员,该站路费照收、路卡照设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