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从汪精卫而想到。。。。。。
作者:鲁邦升 律师  时间:2010年09月27日
   汪精卫虽然死了,但遗臭万年,并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通过汪精卫,我们至少应当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作为原中国国民党的副总裁,他为什么会成为亲日派的首领?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之一?为什么会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卖国贼?我想汪精卫的变化决不是偶然的。当时的局势一定存在制造汪精卫类特种人才的土壤。只是后人只看结局,不看过程,忽略了对土壤研究这一环节。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那么这个土壤到底是什么?现在是否存在着类似的土壤?假如存在该如何预防?对此,我们应当有个清醒的认识,并要作为一个新的课题作深入的研究。
    汪精卫之所以能混上原中国国民党的副总裁,说明他不会是个天然的大汉奸;也不会是个天然的卖国贼;更不会是个天然的低能儿;同时,我也相信他不会是个天然的懦夫。否则,他凭什么爬上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的宝座?
    据说在抗战初期,汪精卫的态度也是主战的,可以划入主战派。而且他还提出了决非威武所能屈,决不以尺土寸地授人的观点。只是当时想抗战的人没有军队,而有军队的人为保存自己的实力避而不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把保存自身实力放在第一,把抗战放在第二的态度,才使汪精卫的抗战热情完全消散。
    汪精卫之所以会成为大汉奸,大卖国贼,除了其自身原因和上面所讲原因外,一定还有其他原因。事物的变化,内因固然起决定作用,但没有外因的催化,不可能会一蹴而就。那么这个外因到底是什么?根源是什么?本质又是什么?表象会是什么?这是最值得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研究的课题。
    但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论文。因此,我不禁要试问一下,现在到底有多少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在研究这个课题?难道这个课题与民族振兴无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