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危险的朋友间“借款”
作者:李建录 律师  时间:2019年11月25日

如果你的一个朋友不停告诉你,她(他)遭遇各种困难、身处各种险境,生活犹如电视剧情,不断上演曲折离奇,你会怎么办呢?是尽全力帮助,还是冷静思考,小心求证?近日,昆山法院审理的一起诈骗案中,也许你会找到一些答案。 
       同为22岁的小慧和小瑶,2016年从外地来昆山打工相识,当时的小慧还是在校实习生,相同的年龄让俩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后来小慧回到了老家工作,和小瑶之间保持着微信联系。从2018年8月开始,小瑶的生活开始变得“困难”,不停向小慧借钱,一开始的理由让她无法拒绝,如租住的房屋面临拆迁,需要重新找地方住,感冒生病、配新眼镜、换新手机等日常借款,200到2000金额不等。可接下来的有些事,却让人匪夷所思。 
       2018年8月底的时候,小瑶声称一个叫“赵文瑄”的朋友,出车祸,需要看病用钱,前后借了4700元。9月底,“赵文瑄”的老婆跳楼了,运“遗体”的汽车坏了,修车、加油需要5000元。过了两三天,小瑶声称“赵文瑄老婆”的父母因为跳楼死亡一事,把“赵文瑄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关起来,需要5000元找律师起诉他们。第二天,小瑶父亲被“关到派出所了”,需要保证金5000元。后续一个自称小瑶朋友“孟婷”的微信号通知小惠,让她告知小瑶到法院起诉,“孟婷”让小惠负责一审律师的费用10000元,剩下二审、“三审”由“孟婷”负责。过了几天,“孟婷”又说小瑶的父亲被人捅伤了,伤口恶化、昏迷不醒,总共要10万元,现在还差10000元,由于金额较大,小惠无力借款,最后“孟婷”说小瑶“父亲死了”,小瑶昏倒在地。 
        更加离奇的是之后,一个微信号“若尘”的“绑匪”通知小惠,小瑶被他“绑架”了,“孟婷”也适时站出来表示小瑶因为没钱看病被赶出来了,并被绑匪绑架了,腿也被打断了,需要10万元赎金还差10000元。因小惠没有给钱,小瑶“死了”,并要5000元向绑匪要来“遗体”。后来 “孟婷”告知小惠,小瑶的母亲心脏病复发住院,“孟婷”前去看望,让小惠给500元路费。面对以上的种种耸人听闻的“遭遇”,小慧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总计转了5000余元。 
       让人不解的是,刚刚工作的小慧也并没有什么积蓄,她出借给小瑶的钱,很多是自己通过网上平台借贷出来的资金,短短3个月,就“借”给了小瑶近4万元。发现女儿异常的父亲老张,带着小慧来到昆山,将小瑶扭送到公安机关。警方调查后发现,所谓的“若尘、赵文瑄、孟婷等”均是小瑶“扮演”,她使用的微信号多达5个,至于为何“借”这么多钱,小瑶在被讯问时表示“一开始确实有急用,后来发现向小慧借钱那么容易,我就开始编造各种故事借钱,总比上班赚钱轻松多了” ,至于“借钱”的用途基本是“一直在外面上网、旅游、打赏主播,反正自己也无力偿还”。很快,小慧以涉嫌诈骗罪,被昆山市检察院起诉到了昆山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小瑶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人民币3500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小瑶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予以从轻、从宽处罚。为保障公私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被告人小瑶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法官说法: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之间如果真的遇到困难,在能力范围之内伸出援助之手,是人之常情,也值得提倡。但如果利用朋友间的感情,骗取他人钱财,不仅被道德所不容,更有可能触犯法律,受到严惩。在此提醒广大年轻人,初入社会,交友需谨慎,真心待人,小心处事。

律师资料

李建录律师
电话:17810303…

我的精采回复

最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