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以投资的名义收取多人的钱,并承诺支付高利息,有什么后果,听听律师怎么说
作者:魏兴宁 律师  时间:2022年06月14日
律师表示,有些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成立各种基金会吸收公众的资金,或者以投资、集资入股等名义吸收公众资金,但并不按正常投资的形式分配利润、股息,而是以一定的利息进行支付的行为,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社会上以存款的形式公开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包含两种情况: 一是行为人不具有吸收存款的主体资格而吸收公众存款,破坏金融秩序; 二是行为人具有吸收存款的主体资格,但是,其吸收公众存款所采用的方法是违法的。例如,有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争揽储户,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利率的规定,采用擅自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进行恶意竞争,破坏了国家的利率政策,扰乱了金融秩序。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行为人不以存款的名义而是通过其他形式吸收公众资金,从而达到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的行为。例如,有些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成立各种基金会吸收公众的资金,或者以投资、集资入股等名义吸收公众资金,但并不按正常投资的形式分配利润、股息,而是以一定的利息进行支付的行为。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规避国家对吸收公众存款的监督管理,其危害和犯罪的性质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相同的。
 二、哪些行为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行为人一般都要千方百计冒充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或者谎称金融机构授权,或者变换手法、巧立名目,变相地吸收公众存款,以逃避法律的追究。 2.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向公众吸收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存款的行为。实践中,行为人吸收存款的手段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其采取什么方法,只要其行为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吸收的存款的人数、存款的数量,均不影响罪名的构成。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新型的金融业务模式。特别对于涉互联网金融活动在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情形下,公开宣传并向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一般都是通过采取提高利率的方式或手段,将大量的资金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造成大量社会闲散资金失控。同时,行为人任意提高利率,形成在吸收存款上的不正当竞争,破坏了利率的统一,影响币值的稳定,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律师资料

魏兴宁律师
电话:15593347…

我的精采回复

最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