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网络报班考证包过包挂靠被骗了10万怎么办?符合这几点可退!
作者:黄郑周 律师  时间:2023年02月16日
低价陷阱 是大家在报考时最常见也最容易踩的坑,报考机构通过极低的价格来诱导你报名,让你一脚踩进“坑”里,最后极可能是人财两失。小奕大致将低价诱导分成了3类,每一种都不可以忽视!
1.报考费用超低。报考费用低至两三百,甚至一两百,结果是交不完的额外费用,或者直接卷钱跑路!
解决方式:遇到低价的报考费用,一定要咨询价格是“一价全包”还是仅仅是“报名费”。在报考前一定要向机构索要保障:缴费记录,有效合同表明交的钱是全额,注意看是否有隐藏条款。一旦发现对费用含糊,有陷阱,一定不要贪便宜,及时撤退才是正理。
2.签订协议,就能免费考证!结果签的是高额贷款合同,费用上万!远超报考价格!


对于想提升学历获取更多机会又没有充足时间学习的人来说,广告所言的“轻松上名校,舒服拿文凭”显得格外诱人。然而,真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
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当有机构向客户承诺“不用很麻烦很累就能升学”时,他们一定会开出不菲的价格。在客户看来,这似乎是场对等的交易,他们拿出了钱,机构帮他们搞定学历,过程合情合理。然而,倘若无需努力就能拿到象征知识与技能的学历,学历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职场之所以存在“学历焦虑”,正是因为在用人单位难以逐一甄别个人能力的背景下,学历是最直观的分类标签。因此,高等教育系统不可能放任这种“不劳而获”的漏洞存在。如果有人号称自己有“包过”的路子,要么是信口开河的骗子,要么已经走在了违法犯罪的路上。此前,媒体调查发现,有些机构的“包过”实质上是请“枪手”替考,也有一些“包获文凭”的机构参与了非法学历买卖。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如果不小心被这些机构的宣传所俘,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人财两空,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被卷入更危险的漩涡。


考证、学历等包过产生纠纷,保存相关资料,可以维护合法权益申请退费:

1、文凭包过;
2、考证包过;
3、保过班;
4、保存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合同等资料

律师资料

黄郑周律师
电话:15071238…

我的精采回复

最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