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法学论文

车辆贬值损失之探讨一
作者:孙新 律师  时间:2009年10月16日
车辆贬值损失之探讨一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经修复还原后,是否会产生价值贬值?这个贬值又该如何计算?本文试求从几方面探讨车辆贬值损失的内涵。
第一、关于汽车贬值费
车辆贬值费指一辆汽车经碰撞或修理后,汽车的使用性能虽已恢复,但其本身经济价值却会因事故而降低,因事故导致汽车经济价值降低则为车辆的贬值。
第二、贬值损失的原理依据
一、经济学价值原理
车辆发生事故后,即使经过修复,在外观上虽可达到修复如新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恢复到事故发生前的原有状态,即该车在使用寿命、安全性能、舒适性、驾驶操作性等方面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主观感受中,也会在车辆的市场交易价格中得到体现,在汽车交易市场上,对于发生过交通事故的车辆,显然估价比无事故车辆要低。因此相应的贬值损失是客观存在的。
二、物理学机械原理
汽车的各种机件之间属于往复运动紧密配合,即便采用全新配件更换方式修理,经修复还原重新组合后的车辆新老配件之间,有时也会因磨损程度的不一致,导致安装瑕疵,机件加速损耗等。即以更新全新配件的修理方式还原车辆,机件贬值也可以客观存在。
三、金属结构力学原理
修理中如采用修复还原方式恢复机配件,金属件机配件自身的结构有可能会有一定损伤,如应力分配、晶体排列结构、材质等等会发生改变,最可能的贬值是材质局部变化导致的配件加速折旧。
因此,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贬值损失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影响车辆贬值损失的因素
二手车评估理论中,评定交易二手车,市场收购几乎都采用快速折旧方式。事故还原车辆,鉴定师则在快速折旧基础上采取扣分减值的折价方式。即根据不同修理部位,扣减不同分值,加和后作为整车区别非事故车减值依据。同一款车、同样使用条件,是否事故车辆其价值不同。久而久之人们形成思维定式,车辆只要发生过交通事故,二手车交易时,必然会产生价值贬值。事故车辆的贬值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金属机件本身的物理性改变
机动车辆为保持一定强度,结构上大部分采用了金属件。当发生事故,车辆变形后,修复时,若机配件未作更换,而是通过加温、焊接,加压、拉伸、敲击等外力加工方式恢复机配件原貌,金属机件通常会改变原有金属结构、预应力分配方向、原有设计意图等,表现出机配件物理性能上的损失,如原设计功能的部分缺陷,机配件原有正常使用寿命的减少或加速老化折旧等等。
二、修复后的机配件在整体配合上的缺陷
   如轿车的承载式车身,采用切割、焊接方式修理车身局部,车身原有应力分配,原有设计意图都会改变。行驶系的固定点相关联部位的修复,也有可能导致车辆加剧振动破坏、轮胎磨损等。
三、交易时保值率不高,导致贬值加速。
事故车辆的贬值,应该说主要来自于车辆物理性的贬值,在进行二手车交易时,是否事故车辆,也主要是考虑车辆物理性能上的差异。但由于国内二手车市场还不是很完善,二手车公司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要转嫁经营风险,对一些未发生事故的保值率不高车辆,交易时,也必须对车辆加速贬值。
四、缺乏鉴定评估规范,人为操作带来的评估差价。
同一台车,不同的鉴定师,鉴定时价格可能不同;同一鉴定师,用不同的方法评估鉴定,车辆价格差异也会很大。如一台10万元的车,10年报废期算,已使用2年,同一基准日或时点鉴定评估,直线折旧成本法计算,车辆价值8万。市场法或加速折旧成本法计算,车价6.4万左右。
第四、车辆贬值金额的计算
车辆的贬值应该以物理性贬值为主,要排除人为交易非事故贬值因素就显得更为科学合理,车辆的物理性贬值又分为直接和间接贬值。
直接贬值是指由于恢复工艺限制对机件造成的不可避免损伤,导致机件原有功能的瑕疵或加速老化而产生的贬值。功能瑕疵是指原有金属结构、预应力分配方向、原有设计意图的改变。这种瑕疵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机件的价值贬值。如小轿车承载式车身的前纵梁发生压缩变形,修理时最常用的方式是加温拉伸、敲打、切割、焊接等工艺,这些工艺手段都会不可避免使纵梁局部碳化或硬化。承载式车身的前纵梁在功能设计上具有许多重要“任务”,其中的一项“吸能、发散”作用,可能因为这个工艺瑕疵,使机件在二次碰撞时,碰撞力不按设计方向传递,甚至直接传递给乘客仓,引发更大损失。
间接贬值是指事故车辆修复还原后,由于修理固有缺陷,机件之间配合误差,导致关联机件在车辆使用周期内预期的、可能发生的相关联机件提前损坏。表现在经济方面是维修费用的额外增加。如配合件之间的加速磨损,导致关联机件不能正常工作或提前更换产生的后续费用损失。直接和间接贬值最大的区别在于间接贬值是一种可能发生的损失,但不一定发生,具有一种不确定性。
一个合格的鉴定人员要学会区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不同的损失概念,既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又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2009101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