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时间
作者:孙新 律师  时间:2016年03月09日
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时间 撰稿人:王美娇
现在很多人在产生诉讼的时候都会选择用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多数人能想到的法律程序就是诉讼,很多人在咨询律师时都会问“这个案件什么时候能有结果呢?”或者“这个案件的判决书什么时候能下来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介绍一下民事案件的诉讼时间。
首先是起诉后的立案时间。一般情况下在当事人去人民法院立案庭申请立案的时候就需要提交相应的手续,这其实就是在办理立案程序,但是立案程序办理完的标志是诉讼费交完换完交费票据。有些时候因为某些情形,在立案的时候立案庭的法官会跟当事人说案件先放在调解庭。这种情形其实是没有立上案,但是法院却受理了这个案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如果调解能够结案的话那么将节省法院的人力物力,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快速高效的办案质量。
其次是立案后的开庭时间。也就是说在立案后什么时间人民法院才会对案件开庭审理呢?首先立案后人民法院会在一定时间内将案件分配到某一名法官的手中。法官接手案件之后会通知被告方当事人去领取诉状等传票,当传票送达对方当事人之后就可以确定开庭的时间了。但是对方当事人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去领传票,当人民法院不能直接送达对方当事人时就需要邮寄送达,邮寄送达视乎具体情况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当邮寄送达还不能送达时,就需要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60日为公告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到对方当事人。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立案后的5日内,人民法院要将民事起诉状的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可以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会将答辩状发送与原告。但是在上面也说过有些由于当事人的原因起诉状副本不能及时送达被告,所以这里所说的5日是指在这5日内人民法院需要着手办理这件事,而不是一定这5日过后起诉状副本就已经送达完成。
如果是公告送达的话,那么公告期满后的15日内一般为被告提交答辩状的期间、30日为其举证期间,根据具体情况法院就会决定举证期满后的第几日开庭。
最后是开庭后的判决时间。如果案件在开庭的时候就宣布了判决结果,那么人民法院会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如果当庭没有宣布判决结果,那么在宣布判决的时候人民法院应当立即发给判决书。所以说在知道判决结果的情况下,当事人收到判决书的时间应当是及时的。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案件是按照简易程序审理的话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是三个月,如果是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话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是六个月。
有的案件进展顺利很可能从起诉到立案到开庭到判决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进展不顺利的话例如起诉状副本的送达遇到困难时很有可能案件的程序时间就比较长,就需要邮寄送达甚至是公告送达。之所以送达如此重要是因为如果不能送达的话,实际上就相当于被告不知道他被起诉的情形,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有送达成功之后才能确定案件的开庭时间,案件才能往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