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柴静《穹顶之下》封而复解的社会意义
作者:孙新 律师  时间:2017年09月29日

【学科类别】其他【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写作时间】2015年【中文关键字】柴静;《穹顶之下》;封而复解【全文】

    2015年1月27日晚上11点,柴静完美地完成了《穹顶之下》的演讲。     2015年2月28日上午,人民网发布了《柴静调查:穹顶之下》的专题和专访柴静的文章。     2015年2月28日中午,《穹顶之下》上线腾讯视频、优酷网、乐视网等各大视频网站。     2015年3月2日,刚刚履新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主动选择与媒体见面,座谈会上,陈吉宁对近日引起关注的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表示赞赏,称其行为值得敬佩。     笔者有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穹顶之下》,看完之后,便立即进行了分享。     针对《穹顶之下》的评论,有不同的声音,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有人认为柴静的数据有问题,有人认为柴静的调查不够专业,有人认为不是两桶油的错,有人认为柴静从煽情入手是其惯用伎俩,更有人开始挖掘柴静的隐私……更有人认为柴静是美国的间谍。然而,不论是正面评论还是反面驳斥,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柴静告诉了我们一些事实的真相,如果她不说,也许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原来十年前就有了雾霾!原来杭州的雾霾那么严重!原来南方的雾霾不是河北的雾霾刮过去的!原来……     2015年3月14日,笔者去怀柔参加培训,和同行聊起《穹顶之下》,同行告诉我,《穹顶之下》已经被封了。笔者立即打开电脑,发现所有的视频都无法观看了。打开微信,也看不到了。《穹顶之下》被封了!     笔者开始回忆《穹顶之下》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探究被封的原因。可想来想去,想不出来。《穹顶之下》没有反动言论,不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它无非是揭露了雾霾的事实,唤起了我们对环境的关注。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期间都在大大方方的谈“APEC蓝”,敢于正视问题的存在,我们的政府还在怕什么呢?还在担心什么呢?     2015年3月15日,两会闭幕。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中,赫芬顿邮报记者的提问是:     总理,您好。柴静的《穹顶之下》说中石化、中石油这两个央企一直在妨碍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尤其是在汽油质量标准的确定和天然气的推行。我的问题就是,您认为这两个央企真的在阻碍环保政策的落实吗?如果这样的话,中央政府会怎么冲破这种阻力?谢谢。     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我们的总理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仍旧表达了对治理雾霾的信心和决心。     2015年3月16日,也就是今天,当笔者试图再仔细研读外国记者对《穹顶之下》的提问和李克强总理的回答时,却意外的发现,《穹顶之下》视频又能看了,笔者欣喜若狂,又从头到尾贪婪的看了一遍,然后,就想要说点什么。     “言论自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每个人都有在法律的框架内说话的权利,只要我们不发表反动言论、不分裂国家、不危害社会稳定……,我们就有自由言论的权利。笔者以为,自由言论应包含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我们的言论有不被随意屏蔽的权利。曾记得博客上线之后,笔者开通了搜狐博客,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文章被删除了,一连几次都被删除。一气之下,笔者离开了搜狐,转向了新浪,可我发现新浪也是一个德行。我这时才明白,是我的网络言论自由受到了侵害。自此,笔者只有告诫自己,莫谈政治、少谈国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真的是很厉害的,尤其是自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的出现,使得我们的言论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可以几何式的增长。而很多事情,单纯的靠禁止、靠“堵”已经行不通了。就比如柴静的《穹顶之下》,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都知道了,你再把它屏蔽、封杀,还有什么意义呢!反倒是显得我们的政府多么的小家子气、多么的没有胸怀。大大方方的承认有什么呢?何必老是掖着藏着呢?     十八大以后的反腐,官方媒体和自媒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全国有影响力的冤案平反,也都是有良知的新闻媒体人和自媒体人的大力推动的结果。因为我们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因为我们的声音汇聚到了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大到捂也捂不住了,然后,就推动了社会的一次一次、一点一点的进步。     我们的13亿人民,叛国、反动的是很小的一部分,这部分人的力量可以说微乎其微,不足畏惧。其他的绝大部分人,不敢说非常的爱国,起码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我们的老百姓,无非是想过的好一点,无非是茶余饭后聊聊天,谈论一下社会的新鲜事、不公平事,仅此而已。无论我们通过什么渠道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们都没有什么恶意,无非是想让我们的社会进步一点,我们的生活更好一点。我们的政府,要充分信任我们的人民,同时要充分依靠我们的人民。老百姓说完了、牢骚发了,就没事儿了,你不让说、不让发牢骚,当这种社会矛盾聚积到一定程度时,也许会非常的可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法制等等,其实正在一点一点的进步。一些重大事故发生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千方百计的遮掩,而是第一时间通报;一些因暴力执法而发生人身伤亡事件发生后,不再往临时工身上推,而是尽快调查、及时通报。笔者作为律师,也深切感受到北京的司法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笔者有一起案件曾经在朝阳法院立案5次才立上,而当大家都开始关注朝阳法院立案难之后,朝阳法院就改变了之前的做法,立案变得顺畅多了,摒弃了实质审查、回归了形式审查,保证了当事人的诉权。做刑事案件的律师也明显感觉到,会见犯罪嫌疑人不再看警察的脸色了,按程序办,很顺畅,保证了犯罪嫌疑人及时得到法律帮助的权利……     2003年,笔者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曾说“什么时候中国承认性交易合法,中国就真正的进步了”。时隔12年,从现在来看,这位老师的言论还是相当有水准的。无论中国的性交易能否合法化,而现在媒体就在讨论这个问题,支持者、反对者两个阵营,这应该就算是一种进步吧。
【作者简介】
刘东海,北京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