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文
法律人该读什么书?
作者:张立娟 律师 时间:2014年05月26日
法律人该读什么书?
作者:刘桂明((《民主与法制》总编辑))
我推荐的这10本书应该被限定在法律人阅读范围之内。其实,我们每个人爱读的书很多。我本人也是如此。从我个人来看,自己所读之书比较广泛,既有法律、新闻、评论等方面的专业书,也有文学、历史、诗词等方面的课外书,还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指定书,更有社会新闻、名人自传、热点案件的畅销书。当然,其中还包括值得法律人阅读甚至是法律人自己编辑出版的热门书。我推荐的这10本书,正是属于热门书之列。
之所以推荐这10本书,是因为在我个人看来,这10本书对法律人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不论是写作还是演讲,不管是学术还是思想,都值得一读、不得不读甚至必须细读。
何以见得?且听我一一道来。
关于江平先生的《沉浮与枯荣》一书,我已经以《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为题专门写了一篇书评并发表在我的博客上。为何推荐,推荐什么,在此就不赘述了。
最需要特别推荐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同志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论纲》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卫平教授等撰写的《司法改革:分析与展开》。我们知道,现在,司法改革不仅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工作主题。司法改革究竟怎么改、改什么、为什么要改、从哪里改、什么时候改、在什么范围内改,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与思考。而这两本书可以说是我们重新思考司法改革的参考书,甚至也可以说是必读书。前者是我们从历史长度上了解司法改革的必要资料和必然引证,后者则是我们从中国广度上探讨司法改革的必要进路和切入方向。
《法律之门》是一部大部头的译作,也是我推荐的10本书之中最厚的书。因为其内容丰富,也因为其资料翔实,更因为其耐读使用,这本书已经重印了多次。当然,要读这本书,还真需要花些时间。据我个人估计,对于本书译者邓子滨来说,尽管出版了不少专业书,但他最在乎的可能就是此书。
同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也同为并非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法学教授,更因为同属于有个性、有理性、有主见并善于演讲、敢于表达的法学教授,贺卫方教授与陈瑞华教授著述都不少。但最需要推荐的是他们各自的《运送正义的方式》和《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在书中,我们既能感悟到他们深刻而入理的思考成果,还能感受到他们灵动而闪耀的思想火花。
相对于陈兴良教授众多的刑法学论著来说,《刑法的启蒙》是他的一本小册子。但是,千万别真以为这是一部小册子。其实,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学刑法的启蒙书、是一部看刑法的工具书、是一部懂刑法的必读书、是一部用刑法的参考书。
《走向权利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是夏勇教授十几年前主编的一部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成果汇编。关于人权与主权、关于民主与法制、关于新闻与传播、关于律师与法治、关于法院与法治、关于权利与权力、关于公民与市民等现实问题和理论课题,都有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和前瞻性的思考发现。
丹诺律师是一位美国律师,但丝毫不影响中国律师对他的喜爱与尊崇。尤其是那一句“我反对”的自然性反应语言,令许多中国律师艳羡不已。尽管在刑事法律的架构中,律师作为一个反对性的职业角色,已经深深地根植于美国人民心中。但是,这样的法治理念要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显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尽管如此,通过这本书中国律师还是可以了解并揣摩一个职业性的反对者角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在我推荐的10本书中,我竟然还推荐了中国人民大学张鸣写作的《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原因就在于,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历史可以说得更耐读。晚近中国的走向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这样,其中必有原因。尽管历史是不能假设,但还是可以诠释的。历史有草稿更有底稿,并非完全依赖誊写清楚的正稿。
我们需要阅读的书、需要推荐的书、需要关注的书,当然不止这10本书。这10本书只是本人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法律人最喜爱阅读的书。各位朋友不妨也试试问问自己,我最爱读的书是哪些书。
1、《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
江 平 口述 陈夏红 整理
法律出版社 2010年9月第1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伦纲》
沈德咏 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3、《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
张 鸣 著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年5月第1版
4、《法律之门》
(美)博西格诺等 著
邓子滨 译
华夏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5、《刑法的启蒙》
陈兴良 著
法律出版社 2003年2月第2版
6、《运送正义的方式》
贺卫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2月第1版
7、《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陈瑞华 著
法律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
8、《司法改革:分析与展开》
张卫平等 著
法律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版
9、《走向权利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
夏 勇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10、《我反对——克莱伦斯·丹诺在被告席上》
林 正 主编
新华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1版
(本文原载于刘桂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