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律师行业真经:关于法律服务市场
作者:阎庆 律师  时间:2009年04月29日
9-关于法律服务市场

  
对法律服务市场有一定的了解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必要条件。但很多新人都像局外人一样对目前的市场真实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法律服务市场比较复杂,也不是一两句就可以概括的。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在不同的地方,市场有不同的内容。总体来说,可以分几个层次。特大型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强,涉外业务多,非诉的业务多,而且高端业务占有全国的绝大部分比例。在这些城市中,律师服务业自然也比较发达,律师也多而且大多是高学历、高能力的律师。其次是各省会城市,有一些非诉的高端业务,但以传统业务为主;再就是是各地市的三线城市,基本以诉讼业务为主;最后就是县级城市,一般都是中老年律师在支撑,数量极少,但案子很多,一般是常见的民、刑事案件,没有人做,做了也收不到很多钱。法律服务业与经济发达程度直接相关,这也是大家均往大城市集中的原因。

  从律师的分布来看,大城市的律师分布比较集中,省会以上城市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密度。因为律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只要考过司考的都会往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结果全部集中在大中城市。

  2)业务的分布并非像律师分布一样,有诉讼和非诉讼之分。诉讼业务的分布与人口的总数有关,与经济发达程度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由经济发达程度决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有诉讼案件发生,无论民事的还是刑事的。所以说,乌鲁木齐的天山区法院在2002年的时候据说有近一万个案件并不令人吃惊,但这显然不代表这里的经济很发达。但非诉案件绝对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并由其决定。外企的项目、公司上市、改制等均直接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所以,也只有在特大、大型城市,才可以出现特大型的律师事务所,这些特大性的律师事务所占有了绝大部分赚钱的非诉业务,也造就了一批成功、富有的律师。

  3)有些非诉业务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机性很大,受政策的影响很强,10年前的上市热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理使很多律师一夜暴富。但诉讼业务一直波浪不惊,比较稳定。再者,做非诉业务的律师所占比例比较少,很多工作不需要自己做,聘请助理即可,收入较高,物以稀为贵,自然成为追逐的目标,也是新人向往的对象。加之媒体的宣传导向,使得非诉业务成为了行业中的优质业务。很多律师也以做非诉业务为荣。

  4)非诉业务到底是指什么业务?怎么样赚钱法?我对此不敢说有准确的认识。2004年至2005年的时候,我们一直想筹划一个非诉项目。先期是想帮银行办理按揭商品房贷款方的资信调查,调查费用每单100元至200元,由业主办理按揭手续时交纳。此前,已经有个别律师所一直在做。每年购买商品房的业主自然很多,如果能做几个商业银行的业务,每年少说也有几十万。而具体做业务根本就不需要律师去做,找几个法律大专毕业的学生每天跑跑,打几个电话,承办律师签署法律意见书就可以了。银行根本不关心客户的资信,因为商品房是办理抵押的,你还不起钱可以拍卖房屋,管你有没有信用?反正律师收取的费用由业主交,不是银行交,他们关心的是律师所赚了多少钱,是否应该请他们潇洒一下。后来有媒体曝光,提出抗议,说律师帮银行干活不能由业主来承担费用,后来这个业务就慢慢消失了。我开始就不看好。

  再后来我们想像香港、广东一些律师所一样开展二手房的转按揭业务。就是二手房在买卖过程中如果原来有按揭的,需要提供资金给银行解押。连带办理过户手续,收费可以达到房屋交易款的2-3%,一套50万的房屋可以收到10000元以上,简直在印钞票。我去找了银行,银行说律师所做这个还没有先例(内地就是这样),我们一直跟大的房屋中介机构合作,他们有实力。此外也需要跟房产局搭线,那是个苦活,在他们前面低三下四。正考虑是否需要继续做下去,国家出政策限制二手房交易,我们继续观望,继而就出现了房价超常规上涨,二手房也一样,国家打压,越来越难以交易。2006年,银行经理所崇尚的一家大型有实力的中介公司东窗事发,涉嫌骗取客户的房屋和买家的资金,涉及金额达6000万元,老总被经侦那位朋友亲自从浦东机场抓回。我与非诉业务擦肩而过。

  5)特别高端的非诉业务不多,但对新人们的影响和诱惑很大。直接为跨国公司服务,做一些专项,与国外的大型律师事务所靠拢,这只是极少数所的少数律师所做的工作,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但不是目前律师的主流。这些律师需要很专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和超强的语言能力。对新人而言,绝大多数人是达不到这个条件的。如果你能达到这个条件,即便不不做律师,去一家外企找个好的职位,相信也不比做律师的待遇差。

  新人对职业的规划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受外界的影响,既不要萎缩不前,也不要盲目冒进。我认为:

  1)根据自己做律师的目的制定自己的规划。新人入行的目的很多,有的一直把做律师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有的是觉得好奇,有的是为了高收入,也的是为了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还有的是不慎学了法学,又没能进入司法机关,无奈只有做律师。。。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做了律师,都可以说跟这个职业有缘,也应该为此做一个规划。根据你的入行目的制定规划,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你自己的目的。事实上,你当初的目的可能会随着你不断地工作而有所改变。我当初入行的时候是认为做律师能提升自己的收入,后来又觉得好玩,再后来在工作中发现了很沉重的东西。记得2003年我帮一个同学打官司,他做企业。我说,以前我绘图的时候经常看图纸看得头昏,但现在看案卷不会头昏,同学都是学工科的,对我还挺羡慕,说你那案卷不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看案卷不就是看故事会?自己想想也确实是这样。

  2)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条件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客观条件和能力,每个人的学习经历、兴趣、爱好、社会阅历、经济基础都有差异,你的规划当然不能离开你自身的条件。还有你所工作的城市,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你如果工作在内地的中小城市,当然难以定位做一位知识产权律师,因为市场太小,你得不到锻炼和培养。如果你外语一般,也难以去做专业的涉外业务;如果你不喜欢辩论和分毫必争,就没有必要去做刑事辩护。当然,如果你处在衣食堪忧的程度,养活自己是唯一的选择,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作二次规划,你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目前的情况是,很多新人都把目标定在小范围的高端业务,都盯在上海北京等几个特大城市的几个大所名所,而很少问津传统业务。大家尤其是刚毕业的法本和法硕们都以做助理为理想职位和目标,以固定薪水的高低作为自己价值的评判标准。自己没有规划自己的职业,或者也只是停留在理想阶段,难以付诸实践。与朋友同学交流或者上网交流的时候,总是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在外奔波,颇感到前途叵测,有时候还频繁地换所,做做停停,把最美好的时光浪费了。结果是,经验和知识没有积累到,钱也依然紧张,年龄大了,还是在行业中难以为继,被迫转行,很是可惜。

  3)如果你自身的条件非常优越,自己也很优秀,也对诉讼没有什么兴趣,你可以自己定位做高端业务而不做传统业务。否则,我建议大多数新人应该以传统业务作为自己初期的职业目标。我所说的传统业务是以诉讼为主的普通法律服务业。一是诉讼业务很能锻炼人,最可能让你完成从普通新人到律师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不仅仅是使你能熟练地代理诉讼,还可以使你的思维方式、认识和理解这个社会和社会问题的角度发生很大的改变,使你经历很多很多的摔打和磨砺,让你成熟、稳重、干练,负有社会责任心,从而具备做一位正真律师的条件。完成这个转变以后,你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你的气宇你的风度就符合或接近了社会对律师的形象和能力要求,那时你会在社会活动中如鱼得水,彰显你的律师魅力。这是一种理想境界,我自己也没有做到,但我在努力。只有各种类型的诉讼业务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律师。不断地更换角色(今日原告明日被告后日第三人)会使你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尽管有时候这种不同的思考也许是被迫的。只有诉讼业务,你才可以接触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你的思想你的灵魂才可以得以洗涤,实现很多人做律师的初衷和理想。同样,因为诉讼业务的普遍性,也是最容易养活新人律师的业务,尽管不是很赚钱,但它可以让新人不断地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下去。

  4)我认为,初期的职业规划应该是想法尽快完成新人到律师的转变,这个规划应该在三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打磨,可以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独立完成普通的各类诉讼案件,具备开拓新业务领域的能力。有点像硕士毕业,可以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同时,三年后,你不再拮据,尽管你可能不算富有。在实现第一个三年计划后,你可以规划你以后的工作,第二个规划不需要任何人的指点,因为你会独立思考了。你可以选择一个领域作为你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去另外一个城市开始自己新的征途。我敢说,那时候在一个新的城市,你绝对不会像开始那样痛苦焦虑,充满迷茫,举步维艰。

  5)万精油式的律师一直在遭受主管部门和业内同行的嘲笑和歧视,其实我不这样看。我认为这是律师发展所必经的一个阶段。从一个新人到万精油律师,再到某领域的专业律师,这是正常、健康的发展历程。相比之下,有些新人一开始就做非诉,很多年后还不会打官司,尽管做专业项目赚了很多钱。这样的成长模式有点特别,显然也不符主流观念。毕竟,挂了律师的头衔又不会打官司并非是值得推崇的事情。我上述所说三年左右完成的成长,就是要成为万精油式的律师。这是我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