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
作者:王景林 律师 时间:2015年11月10日
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
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按媒体说法,这是台湾与大陆分离后,时隔66年双方第一次握手。
这次会晤有几个方面安排得比较巧妙,值得提提。一是在时间上,习近平先是访问越南,再是新加坡,然后突然冒出来这么个小插曲“习马会”,看似偶然为之,双方应该是提前精心策划安排。二是在地点上,选择大陆或是台湾都不适宜,即使在香港或澳门也不行。选择新加坡就显得意味深长,新加坡国民基本上是中国人的移民后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并且新加坡有很多地方值得两岸学习,在这里会晤不会显得突兀,也不会让人觉得现场生分。三是在称呼上,双方互称先生,省略了称谓的麻烦,不必计嫌双方身份,巧妙之极。
中国历史上向来都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以前大陆人比较悲观,认为自己比台湾贫穷,虽然大陆始终把她当作是自己的一个省份,但这个省就像倔犟不听话的孩子,想要和平回归祖国怀抱,她会嫌弃祖国母亲的穷困。现在这种情势正在发生变化,大陆经济总量自不必说,就是人均GDP很快也会赶上台湾,台湾曾经的优越感正在越来越小。大陆民众要求台湾回归的底气足了,台湾民众也开始对祖国母亲有了新的认识。回归祖国,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成为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
正是基于这种大背景,两岸领导人第一次开始握手。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历史性的一握,将成为两人政绩史上最浓墨的一笔。它向外界发出了“一个中国”的强烈信号,也彰显了政治领袖的高瞻远瞩。
两岸究竟何时能够统一?究竟以何种方式统一?中国人不乏聪明智慧,就像安排“习马会”一样,他们能够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虽然这些看似只是政治家们的游戏,但与我们每个民众都息息相关,国家统一可以保持国家长久稳定和繁荣,造福人民。
如果这场“统一”终究要来,就让它来得更早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