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暴殄天物实不该
作者:沈英华 律师  时间:2009年06月01日
暴殄天物实不该
 
曾记否,上馆子吃饭在我们的少年时期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事情。七十年代是我们的成长期,能够天天有饱饭吃已经相当不易,比起五、六十年代成长的大哥大姐们幸运多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馆子吃饭的情况基本上不存在,最多是到馆子里吃碗清汤或米粉或面条或几个包子、馒头之类的等等。
后来,改革开放了,物资丰富了,由于袁院士的贡献,粮食产量也大幅提高了,咱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因公因私上馆子吃饭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曾几何时,我们生活的城市餐馆开始满溢着“残羹剩菜”,有的甚至是半盘或整盘没人动过筷子的鸡鸭鱼肉螃蟹海虾。据说,造成这种铺张浪费现象的是我国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如果桌上的菜吃完了,并不意味着食物可口,而是没有让客人吃好吃饱,主人应该觉得失了面子。据媒体报道,仅上海一个城市,每天就有1200吨剩菜剩饭,暴殄天物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这一点,我们欠发达的江西与上海相比毫不逊色。
   
毋庸讳言,我也偶尔会成为龙门宴的座上客,尽管也提醒过大家不要浪费,但每当盛宴之后,一桌子的蟹壳、猪骨、鱼刺,外加一大堆剩菜剩饭,不免使人局促不安,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有时候也想过打包带走以免糟蹋,但碍于面子,往往只是想想而已。
我认为,既然是“我国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就绝不是某个人能够改变的了的,而应该由政府自上而下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民运动。虽然八荣八耻里面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但没有明确提出发对甚至制裁铺张浪费的措施,对我国畸形繁荣的餐饮业影响不大。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题目叫做《十粒米,一条命》,讲的是恶霸地主在年关前,上穷人家收租逼债时,抢走了那家人仅剩的一小袋米,孩子上去拼命夺,被狗腿子飞起一脚给踢死了。孩子临死,手里紧攥着十粒米。
可惜我记不下原文,否则转载于此,叫各位老少爷们姐儿包括我自己在内好好学习受受教育:暴殄天物实不该,愧对革命先烈和那手里攥着十粒米的孩子。
 
景德镇律师 沈英华
民革景德镇市委会副主委
政协景德镇市委员会常委
景德镇仲裁委员会首席仲裁员
江西景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联系电话:13707981937
Email
s7908@126.com
 

律师资料

沈英华律师
电话:13707981…

最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