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郑州市召开水价调整听证会,会场门口有数名着带“特勤”字样制服的人员分两排站立,会场楼道内还有多名身着制服的民警。多名在场记者被阻拦入场。听证会持续两个多小时,最终,19名代表全部同意水价上调。有网友戏称:“这是代表不同意方案就别出来的节奏吗?”郑州物价局副局长朱孝忠面对多方质疑称,涨价是政府的工作职能。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名为“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微信公众账号发文表示:“小编在这里提醒下这位局长,涨价是市场行为,调节价格才是政府职能”。(2015-08-09华商报)
郑州市水价调整听证会现场,如此戒备森严,颇有些如临大敌的滑稽感。市物价局法规处负责人程先生回应称,如此布防“并不是针对记者”,而是为“预防性地维持秩序”。莫非要防备“不明真相”的群众会冲击会场?若如此,显然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
不错,价格问题牵动着公众的神经。近几年飞速上涨的物价,已令百姓苦不堪言。像水价这种关系所有居民的“全局性”问题,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无论如何,政府职能部门都当相信群众的基本觉悟,相信他们是通情达理的。水价能不能长,该长到什么程度,老百姓并非一概反对,而是需要一个公开合理的理由和民主的听证程序。
当下居民用水成本如何,供水企业的负担怎样,当下水价造成多大亏损,涨到什么水平才能略有赢利,以便形成良性循环,就需要将账单公诸于众,让百姓做到心中有数。既然事关社会民生,水价调整理当依法举行听证会,让代表不同用水群体的代表和水企代表坐在一些协商沟通,畅所欲言,通过表决的方式求大同,存小异。可为了确保听证会的程序正义,也让百姓了解他们又是怎样被代表的,就有必要向媒体记者开放,由他们代表会场外的百姓“现场监督”,这也是满足场外百姓知情监督权的有利保证。
让公众质疑的还有,该市19名听证代表全部同意水价上调,如此“一致同意”,没有一点儿不同声音,未免蹊跷。难道这19名代表亦如朱副局长所言,“涨价是代表的工作职能”?前来听证,包括森严戒备,阻挡其他的记者进入,难道都是为了帮助物价局实现“涨价”的工作职能?果实如此,物价局就不该叫物价局,而当叫涨价局了。
不能不说,所谓“涨价是政府工作职能”说,系“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涨价或是降价,本是市场行为,需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予以调节。而物价局工作的真正职能则是平抑物价,当关系国计民生的物价过高或过低时,代表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的方法予以调节。若仅仅把政府的职能单单理调为“涨价”,显然不是出于无知偏见,就是装萌卖傻。若出于前者,则说明此局长根本不称职,有必要及时“下课”。若出于后者,则证明该局长坐错了板凳。没有坐在中立公正的板凳上,而是坐到了市场的另一边。同样,不宜坐物价局长的板凳。
坐股决定脑袋。一但坐错了位置上,就很容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的事体来。比如,说“涨价是政府工作职能”,把听证会开成闭门会、涨价会。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