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宪法学的未来发展 (2015-06-15) 点击量:84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宪法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更新了传统的宪法学理念,逐步确立了适应社会变革的合理的宪法学理念,使宪法学的学术性与价值性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伴随法学界从宏大叙事到微观论证的研究转向,宪法学的研究也逐渐走向细微缜密的研究道路。通过社会个体价值的确立与弘扬,形成了“立足于中国、具有国际视......
在法律的语境中是否存在民主,学界多有探讨却不曾深入研究。尽管关于陪审制度的论说连篇累牍、不断涌现,但是这些论述仍然没有说明在法律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的情况下,当代陪审制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国内的相关研究,是在理性与民主二元对立的思路中,谈论法律活动专业化与法律活动大众化的关系的,所进行的论证和得m......
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对秩序的依赖是和谐生活的当然要求。无论是家庭生活、工商业活动、社会教育,乃至星际探索,都倾向于安全的、有序的、可预期的和有组织的世界。美国法哲学家博登海默敏锐地发现:“对历史的研究似乎可以表明,有序生活方式要比杂乱生活方式占优势。”人的理性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深刻的锤炼,发现法律是良好......
英国法学家哈特是二战以后法律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是现代西方法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我国,人们对法律实证主义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对哈特的研究亦是如此。一谈到哈特,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的着名的“法的规则理论”,这实际上只是哈特法律思想的核心之一,哈特在法学史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他对法律实证主义思想作了重......
一、革新我国法律基本特征理论的必要性法律基本特征理论是法学的入门和基础,是关于法律的概念和定义问题,它看似浅显直白,实则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就法学研究而言,法律基本特征理论解释法律的一般特征和要求,说明什么样的规则才能称之为法律,从而实际上规定了法学研究的对象、法制建设的起点;就社会影响而言,法律基......
法律价值的模糊性分析 (2015-06-12) 点击量:2521
法的模糊性和明确性始终并存于人们对法的认识的全过程,在对法的本质属性和运行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如果单纯株守对法的明确性,而忽视对法之模糊性的探究,那么关于法本质属性的认识不仅不会因为对法的本真面相之生成机理的深幽洞察而横生意趣,而且法哲学还会因“跛足”而发展不平衡,甚至很可能沦为“伪科学”。从认识发生......
【摘要】软法机制是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规制方式规范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制度创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开始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社会转型以来,行政管理范式不断创新,解纷机制模式不断创新,软法在行政管理和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争议中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治......
自从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人民群众的环境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自身周围生存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有污染找环保”己成为人们的共识。据统计,环境信访案件以每年5%---15%的速度递增,而环境管理中近30%的执法活动主要围绕解决环境信访问题。环境信访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已成为环保执法管理......
关键词: 启蒙/神人/古今/中西内容提要: 启蒙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启蒙与启蒙运动不能混为一谈。启蒙不是先知先觉者对后知后觉者的开启鸿蒙, 而是人们对运用理性的共同提示。启蒙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划分出了界限, 但并不是将相关的两者切割开来而已。启蒙筹划的是在 人为自己立法.的总体处境下, 人类如何面对启蒙的生......
中国古代死刑的文化透视(二) (2015-06-11) 点击量:1272
四 死刑的执行 (一)执行的地点 行刑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市朝,从春秋时起大都如此。凡处死王公大臣或名士大夫,就在朝门外,如北宋时在汴京(今开封)五朝门,明清时在北京午门;凡处死普通罪囚,就在热闹的街市进行,这即是《礼记·王制》篇所说的“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的意思。为了维护贵族官僚的特权,一般对他们的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