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国家赔偿监督程序司法解释出台 八种情形可重审获赔!
作者:安治国 律师  时间:2017年04月21日
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国家赔偿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明确,赔偿请求人或者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委员会生效决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申诉。有“原决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等8种情形之一的,应当决定重新审理。该司法解释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这8种情形具体为: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决定的;


  二、原决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决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决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五、原决定遗漏赔偿请求,且确实违反国家赔偿法规定的;


  六、据以作出原决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七、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八、原审理程序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


  据了解,司法解释共27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了赔偿监督程序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对刑事赔偿和非刑事司法赔偿案件的监督,行政赔偿案件的监督依照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执行。规定了申诉受理和审查程序,明确了申诉的主体是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或者其承继者,制定了申诉立案的条件及审查申诉案件的原则、方式、期限、处理意见。规定了重新审理程序,细化了人民法院重新审理赔偿案件的原则、方式、期限、处理意见,确立了重新审理赔偿案件一般遵循赔偿委员会审理程序的规则。规定了几种程序性事项的处理,包括申诉审查、重新审理期间出现的应当中止、终结的情形,撤回申诉、撤回赔偿申请等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办负责人表示,最高法发布该司法解释,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宗旨和修法精神,严格规范人民法院申诉审查、重新审理的程序和标准,充分保障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申诉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