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既然选择了商标 便只顾风雨兼程(转)
作者:赵虎 律师  时间:2016年01月19日
既然选择了商标 便只顾风雨兼程(转)
                       ——访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


    “一晃,从事律师行业已将近10年, 其中从事与商标相关的工作占了近一半的时间。同刚入行时相比,我不仅对商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为准确和深入的认识,而且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回顾过去的10年,可以用‘既然选择了商标,便只顾风雨兼程’来形容。”充满诗意的话语驱走了冬日的寒冷,在这样温暖的氛围之下,赵虎开始将其与商标相识、相知的历程娓娓道来。    初识商标 做一名“杂家”
    在谈及如何进入知识产权领域时,赵虎表示:“进入知识产权领域是‘偶然中的必然’:在本科阶段,关于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学习得比较扎实,在研究生阶段便顺其自然地选择了知识产权方向。随后,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为我们讲授课程的教授都是业内‘大咖’,正是这些‘大 咖’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授,指点我进入知识产权法学的殿堂,坚定了我学习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而在学习的时光中,赵虎兴奋并快乐着,他珍惜每一分时光,阅读法典时他就是一个“武痴”:法律法规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招招式式印入脑海,让他十分着迷。学习的时光如白驹过隙,毕业来临之际,赵虎放弃回到家乡过安逸、舒适的生活,选择了留在北京打拼。赵虎充满自信地说:“我是中国最高法学院走出 的学子,我坚信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将越来越好,所以我要留在首都完成我的梦想。”
   对于如何与商标领域结缘,赵虎心怀感恩地说到:“写毕业论文时,正值‘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在与导师探讨论文的主题时,指导老师认为‘三鹿奶粉’事件包含着很多与商标法有关的问题,建议与鼓励我进行研究。听从了老师的指导建议后,我便以《商标所有人的产品责任》为题完成了硕士论文。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是我对商标法的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深入研究,由此我便与商标领域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了解进入律师行业后,赵虎并没有局限于办理知识产权案件,更没有局限于办理商标类案件。赵虎 表示:“法学专业细分为民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又可以细分为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 这是法学专业的细分,并非生活的细分。在生活中,当事人遇到的往往是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有关商标法的,但是往往又是单靠商标法的知识无法解决的。作为一名律师,刚开始的时候应该广泛接触各种类型的案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之后,再选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才能取得长远进步。”
    “只要心中有知识产权,又何必朝朝暮暮。”赵虎引用其指导老师的一句话,并践行着这句话,接手各种类型的案件,离婚、交通事故、债权债务纠纷、公司股权纠纷,当然也特别关注和办理了数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
    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是一次弥足珍贵的实践,为赵虎之后办理商标领域的案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赵虎称:“其中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是‘红星’商标维权案,我代理被告。在代理该案时发现,一起貌似简单的商标侵权案件涉及的法律规定却非常多,要求律师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储备。该案涉及产品责任法、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部法律规定,仅仅懂得商标法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可见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
    相知商标 做一名“专家”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每一名律师都想成为一名专业律师。但是做一名专业律师不能空谈,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专业度只纸上谈兵。每一个刚入行的律师都面临案源的问题,想做专业律师,但是未必就一定能接到自己想要的专业的案件。如果没有案件,很难积累实践经验,所以,专业律师其实是靠一个个具体的案件慢慢成长起来的。
    赵虎表示:“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为没有知识产权类尤其是商标类案件而焦虑。后来经过苦苦思索,我想出了几个方法解决专业案件数量少的问题。首先,珍惜接到的每一个案件,做好手里的每一起案件。如代理‘九牧王 ’商标侵权案时,除了查找相关法律规定,基本上又重新翻了一遍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防止遗漏一个与案件有关系的理论点。其次,每做一个案件,都会总结其中的知识点和难点,写总结性文章或者研究性文章,争取通过一个案件搞懂一类案件。后来发现这个方法非常管用,不但进一步理解了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而且留下了很多专业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刚开始发到自己的博客上,后来得到相关媒体的认可相继刊发。再次,关注每一次立法、司法解释的修改,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关注每一个有影响力的案件,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法官的裁判思路。律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行业,尤其是知识产权律师。商标法平均每10年进行一次较大的修改,中间会有范围较小的修改和司法解释的出台。另外,商标法理论的发展使得人民法院对法律的理解与适用发生变化,看似法律没有修改,其实已经修改。如果不加强学习,很快会便被淘汰。上面提到的这几点,既有力地帮助我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也帮我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 ”
    2013年开始,赵虎担任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负责知识产权业务的合伙人,不但要办理自己的案件,还要带好团队。如何增强团队的业务能力,打造一支优秀并且有差异化的团队,发挥“1+1>2”的作用,成为赵虎开始思考的问题。
    赵虎表示:“相比其他专业,商标法律事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没有对知识产权进行过系统地研究,那么商标法仅仅是本科课程中上的一门不重要的课程而已。近几年,人们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想投身从事知识产权行业的律师越来越多,但是其中大部分并非知识产权专业的研究生,也没有专门学习过知识产权。当时我带的团队中就有这种情况,几位律师热情高涨,但是专业度不够,而知识产权类尤其是商标法律事务是极其讲究专业度的。”
    “对于现在,心存感恩;对于未来,心怀憧憬。感谢生长在知识产权发展的大背景下,求实务真做好眼下工作,满怀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在风雨中接受锻炼、不断成长。”赵虎表示。
 
编辑手记
    从事知识产权行业将近10年,回首与商标领域的不解之缘,赵虎的从业经历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逐梦之旅。一路走来,赵虎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一份执着与信念:怀揣梦想,开启了知识产权征程;孜孜不倦,践行着自己心中那份理念。对于赵虎而言,律师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使命。作为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获得了很多荣誉与认可,但是赵虎仍然将自己作为一名新人,每一次办理案件都抱着第一次接到案件时的激情与责任感,态度谦卑、认真细致。
    “心存感恩,心怀憧憬。”同赵虎一样,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向前发展的当下,面对着新形势与新挑战,知识产权从业者们百折不挠、躬耕不辍,在知识产权的舞台上饰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描绘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宏伟蓝图。
 
(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年1月15日 第8版: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