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法学论文

《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规定了该条例的制定目的,即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再结合该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可以分析得出,一件事故若被认定为工伤事故,一般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法律条件。一、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能否随时解雇员工?原来的劳动法规定,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新《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
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及依据 (2014-10-30) 点击量:6115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和处理 (2014-10-30) 点击量:3335
劳动法律关系即劳动关系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产生的一种不对等关系,是管理和被管理、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是指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产生的一种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付报酬的稳定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指南、范围和条件 (2014-10-30) 点击量:1347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二、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在30日内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
如何区分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 (2014-10-30) 点击量:870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和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工伤保险条例》及《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条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后,区分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再也不能依照《劳动法》及其解释规定,审查用人单位主体资格,若用人单位具有营业执照或依法履行了登记、备案手续,则......
一、雇佣关系的含义: 雇佣关系一般是指根据双方的约定,一方于一定或者不定期限内为对方提供劳务,对方给付报酬的合同。其中提供劳务一方称为雇员,给付报酬一方称为雇主。 二、雇佣关系中侵权行为的类型 雇佣关系中发生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2)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
崔新江律师解析孤证的适用 (2014-10-30) 点击量:1415
孤证指的是需要认定的案件事实只有一个孤立单独的证据材料,并且没有可以证明该证据真实性的其它材料佐证的证据;一般来讲,案件审理中的孤证很难作为认定相关事实的依据。所以出现孤证,一般需要进行证据补强。所谓证据补强是指为了保护诉讼当事人的权利,防止案件事实的误认,对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据,要求有其他证......
最近劳动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劳动者的工资之所以遭遇侵害,近一半的情形是来自用人单位及员工对工资发放认识方面的误区。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计件工资可以不付加班费”、“参加工作以外活动没工资”、“停工停产期间可少付工资”、“年薪就是每年一次性付清”四个方面。误区1计件工资可以不付加班费评析:公......
律师解析工伤的定义 (2014-10-30) 点击量:1346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关于“工伤”的概念,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中对“工伤”的定义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1964年第48届国际劳工大会也规定了工伤补偿应将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