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微信支付遭遇新型盗窃、赌博、诈骗等犯罪--密码切莫示人
作者:崔新江 律师  时间:2016年02月16日
一、社会背景简述
    扫一扫就能一秒付款,转账不用手续费,电子支付的便捷让我们越来越愿意使用它们。但一些不法分子却也盯上了这个新领域,针对电子钱包的新型犯罪手段越发多样化,盗窃、抢劫、诈骗、赌博,让人防不胜防。
二、新招·盗:拿人手机随便看--“获悉”密码也是盗窃
  传统盗窃是通过秘密手段,在财产权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窃取财物的行为,而微信盗窃是借助他人的手机,并通过一些手段得知支付密码后,使用电子钱包转账的方式窃取钱财的行为,其本质仍然是盗窃行为。
这种新型的盗窃行为不仅仅会发生在陌生人间,熟人由于熟知对方的支付密码,也可能实施盗窃行为。对相熟的朋友,我们往往会放松警惕,在不经意间泄露自己的密码。
在生活中,一定要对自己的支付密码加以保护,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其次也要注意不要让手机脱离自己的控制,以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
三、新招·赌:抢红包输掉一万多----涉嫌网上开设赌场
  目前,网络上有着“自动抢红包”、“透视、接龙、躲避最小”等抢红包神器。在某购物网站的商品介绍中,卖家称只要在手机里安装“红包神器”,就能保证自己抢到的金额不会最少,甚至还可以设置抢到红包的后两位。
表面上这些微信群是在“抢红包”,但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日常娱乐范畴,涉嫌赌博行为。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组织赌博活动的,属于“开设赌场”行为,可以以开设赌场罪定罪处罚。如果庄家在开奖过程中,运用技术手段控制开奖结果,那还将涉嫌构成诈骗罪。
而防范这类赌博行为的方法,就是不参与、不眼红、不占小便宜,不为一时的利益所诱惑
  电子支付不需要通过传统银行付款的繁琐手续,这也导致了微信支付、支付宝付款等方式少了一道监督屏障,只要被他人掌握了密码,账户内的资金就可以被迅速转移。
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支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要保证自己密码不为他人所知。如果可能,尽量时常对密码进行更换,电子支付密码最好与银行卡密码不同。
  第二,操作支付过程不要当着他人进行,以防他人在操作时看到密码。
  第三,在需要支付款项时,无论因公还是因私,都要先与相对人确定属实后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