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欠钱不还款等赖账的老赖将涉嫌几宗犯罪
作者:崔新江 律师 时间:2017年11月03日
欠钱不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赌气,有的是真心想将借款占为己有。如果企图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躲避还款义务,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冰冷的牢房。
1,通过虚假诉讼做空资产
有的债务人有钱却不想还,与他人串通制造虚假民事纠纷,骗取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将财产转移给他人,伪装无力偿还的假象。这种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罪。根据刑法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拒绝履行法院判决
法院判决书生效后,有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履行,情节严重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暴力赖账
欠钱不想还,通过暴力手段威逼债主将债务一笔勾销,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以借钱为名骗取他人财产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
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蒙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往往会进行严格审查。
5,以非法方式取回欠款凭证
《最高人民法院(2000)刑他字第9号批复》中确认:“被告人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行夺回欠款凭证,并让债权人在被告人已写好的收条上签字,以消灭其债务的行为,符合抢劫罪的特征,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关于抢劫、盗窃、诈骗、抢夺借据、欠条等借款凭证是否构成犯罪的意见》中指出,债务人以消灭债务为目的,抢劫、盗窃、诈骗、抢夺合法、有效的借据、欠条等借款凭证,并且该借款凭证是确认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唯一证明的,可以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论处。
6,债务人拒绝执行生效判决,债权人可提起自诉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明确规定除了通过公安、检察机关走公诉程序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外,个人也能通过自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申请执行人提起自诉应满足两个条件: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自己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