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吃完感冒药后犯困致车祸,“药驾”危险性不亚于酒驾
作者:胡永红 律师 时间:2018年09月03日
事件服用抗过敏药司机撞向路肩受伤
2014年7月24日,高速交警巡逻至京港澳高速公路时,发现前方一辆银灰色轿车在“曲线”行驶,车身犹如“画龙”般不停扭动。因为该路段正处于石安改扩建路段,目前属于单行道通行,车道较窄,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事故。见此情形,交警赶紧以喊话的方式提醒司机注意行驶安全。但该司机仍“不走寻常路”的曲线行驶,几次险些撞车。为防止意外发生,交警在做好防护措施后,迅速将该车拦停,并依法进行了检查。
拦停该车后,坐在驾驶座上的司机精神萎靡,神情恍惚,明显睡眠不足的样子。一问才得知,该司机这几天患了重感冒,因要赶着到石家庄开会,吃过一片感冒药后便开车上路了,没有想到药力发挥后,一路上他都困得眼睛睁不开,不断打着瞌睡。随后,民警将司机带到了元氏服务区进行休息,要求其在药力过后再上路行驶。
高速交警表示,司机的这种行为属于“药驾”,即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2008年的6月份,大队辖区就发生了一起因“药驾”引起的单方事故。当事司机因身体过敏服用了抗过敏的药物后,产生困倦现象,行车途中,司机因犯困控制不了车子,撞向了路肩护栏,所幸只是受了皮外伤。有时候“药驾”的危险性不次于“酒驾”。
现状目前尚无“药驾”规定及检测方法
据车童君了解,我国当前约有18%的药驾比例,药驾导致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10%。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不得驾驶机动车,而其他可能引起司机不良反应的药品则未有强制性限定。根据规定属于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药品包括: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等,共2类185种。比较常见的包括曲马多、咖啡因、阿普唑仑、去甲伪麻黄碱等。因为不仅没有相关规定,也没有仪器或者方法来进行检测,所以碰到“药驾”的情况,只要驾驶人未造成大的影响或者危害,一般都是批评教育,提醒司机注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有七类药品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并且建议服用这些药物期间禁止驾车。七类药品会对驾驶有影响:抗组胺药,抗抑郁、焦虑类药,镇静催眠类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心脏病用药,降血糖类药。
呼吁国家应该尽快制定相关条款
其实,2010年,美国就有37个州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这些州都成立了专门的药后驾驶工作组。如果警察怀疑你是在药物影响下驾驶,就会要求做血液和尿液测试,拒绝测试者,驾照会被暂时吊销。在法国,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并要求药厂在药盒上以不同的颜色标志,警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
河北新业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彦卫表示,“‘酒驾’的危害已经深入人心,可‘药驾’的危害知道的人非常少。”郭彦卫认为,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关于“药驾”的监管和处罚条款,严禁在驾驶时服用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此外,也应该对药物能够影响驾驶的等级作出划分,明确哪类药品在驾驶时禁止服用等等。
车童君了解到,2011年,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了《2011年道路交通(修订)条例草案》,其中规定任何人驾驶时正受指明毒品以外的药物影响,以致没有能力妥当地控制汽车,即属犯罪(简称“药驾罪行”)
小贴士如何避免“药驾”?
如何避免“药驾”?小伙伴们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盒中的“说明书”,在医院大夫开药时,主动表示自己开车,询问此类药品对开车有无影响。而在服药后,最好休息8小时以上再开车,对于已知有不良反应但又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要减半量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
这些药品影响驾驶
感冒药:大多感冒药都含有抗组织胺类药物,不良反应有嗜睡、困倦、视力模糊等,会影响驾驶。药物有感冒清胶囊、鼻炎康片、维C银翘睛、速效感冒胶囊等。
止咳镇痛药:止咳药如咳必清等有致疲劳催睡作用,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等药物有镇静催眠作用。
抗菌药: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常有头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清、颤抖等不良反应,驾车时慎用。
降血压药:如心得安、利血平、硝茉地平等有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影响驾驶安全。
天麻和人参:天麻含有天麻素,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有抗疲劳作用,但长期使用易出现烦躁不安现象。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