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款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主要指消费者与商家约定,消费者预付款项,商家在约定期限内提供相应商品或者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预付款消费已经从早期的个别行业扩展到各类服务行业,包括美容美发、健身场馆、洗染店、餐饮娱乐、洗车行、修鞋店等各种服务行业。正常的预付款消费是对商家和消费者均双赢的一种消费模式。预付款消费中,由于消费者是预付了多次消费的款项,所以商家往往给予消费者消费金额折扣上的优惠,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同时,商家也通过这种经营手段,吸引了消费者,并且预收预付款,使得商家在资金上得到一些融通和便利。但是,预付款纠纷也因为消费者先付款再消费且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往往导致消费者遭受的风险较普通消费者更大。如商家提供了几次服务后突然“蒸发”;消费者花高价钱接受的却是劣质服务;消费卡丢失后,补办消费卡障碍重重,商家甚至拒绝退款;商家提供的格式合同中设置不公平条款;商家进行虚假宣传,消费者预付款项后得不到服务等。
近年来,因消费者预付款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引发纠纷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情形:中止消费退卡难;宣传承诺兑现难;服务质量保证难;企业变更履约难;经营倒闭追偿难等。其中,退卡难和追偿难的问题最为突出。有的预付款纠纷中,当消费者预付了款项后,经营者承诺的服务标准和内容难以兑现,有的单方加以更改,甚至携款逃逸。
预付款服务出现问题有多种因素,其中,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给少数不法经营者造成可乘之机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有效避免此类纠纷,消费者在选择预付款服务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对超长服务保持警惕。由于市场经济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选择“终生”、“永久”或多年服务,客观上就选择了难以预测的变数。消费者应注意规避这种风险。二是对高额服务慎重选择。预付款的费用越高,发生不测后消费者的损失越大。尤其是无不动产或其他担保的高额预付款服务,一旦企业倒闭或经营者逃逸,消费者将蒙受更大损失。三是认真签订服务合同。服务合同应当按照公平原则,依法约定服务时间、项目、费用、条件、违约责任以及限制性条款等。消费者还应注意妥善保管交易凭证和合同文本。切忌不签订、不索要合同或不经审阅而盲目签订经营者提供的格式合同。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