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知名刑事律师】饮酒禁止令:一旦饮酒,缓刑变实刑
作者:沈辉 律师  时间:2014年12月05日
  【基本案情】
  杨某嗜酒成性,更是酒后无德,经常在酒后殴打妻子与子女。在今年7月份,杨某酒后滋事,家人忍无可忍,直接报警处理,最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五年。法院同时也考虑到杨某的嗜酒这一状态,作出“禁酒令“判决,要求杨某在5年内滴酒不沾,一旦饮酒,直接撤销缓刑,立即将杨某收监,执行实刑。
  【知名刑事律师专家点评】
  一、禁止令的法律条规
  禁止令是刑法修正案(八)的制度亮点,也是预防家庭暴力的有效手段。人民法院依据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判处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在作出判决的同时,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法院根据犯罪情况,从促进犯罪分子教育矫正,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出发,宣告禁止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饮酒,既发挥非监禁刑有效避免罪犯之间交叉感染,又给反家暴撑起法治保护伞。
  二、颁布禁止令的后续工作
  饮酒禁止令并非一禁了之,而是纳入到社区矫正工作,执行情况受检察院监督。只要发现违反禁止令的,人民法院即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如此规定让饮酒禁止令威力巨大,犹如高悬在被宣告禁止令犯罪分子头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让其提醒自身远离酗酒,否则就要付出执行原判刑罚的惨重代价。
  三、从该案件中看到的家庭暴力现象
  现实中,男人酗酒,往往直接变成家庭暴力的诱因。据近日全国妇联、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发布的《中国性别暴力和男性气质研究》显示,年龄在18-49岁、曾有过伴侣的女性中,39%称曾遭受过来自伴侣的身体或性方面的暴力,在遭受伴侣身体暴力的女性中,40%曾受伤。同时,有酗酒问题的男性实施家暴的几率是无酗酒问题男性的近2.5倍。人民法院宣告饮酒,控制男性特别是有酗酒癖好的男性继续饮酒,从物理上隔绝诱发家庭暴力的因素,尽管只是针对具体个案,但禁止令一出引起广泛关注,其社会示范引领作用不容小觑。
  然而,反家暴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饮酒也只是诱发家庭暴力的一个因素,要让禁止令给家庭暴力树立一道不可逾越的法治屏障,需要把饮酒禁止令落到实处,更需要根据生活实际宣告各类禁止令,以法治祛除家庭暴力,让法治阳光照进家庭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