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 本市推行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制度。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包括以下类型:
(一)国家、省制定的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
(二)国家、省没有制定示范文本,本市针对常用、同类型的行政机关合同制定的示范文本;
(三)确需变更国家、省合同示范文本而另行制定的示范文本。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及其使用说明(以下统称示范文本)由市法制部门组织制定。
以市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由市法制部门会同合同承办部门起草。以市政府工作部门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由各部门自行起草;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由市法制部门确定一个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起草。
第十二条 制定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国有资产、财政资金的安全和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原则。
第十三条 市政府工作部门起草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应当提请市法制部门进行法律审查,同时提供下列材料:
(一)送审函;
(二)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草拟稿;
(三)与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有关的情况说明和材料;
(四)部门法制机构或者专门机构提出的审查意见;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市法制部门可以要求其当场或者在指定的期限内补正;逾期不补正的,市法制部门可以将送审材料退回。
第十四条 起草和审查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应当根据需要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开展调查、评估和论证;涉及专业技术领域的,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参与或者委托其承办。
第十五条 本规定第十条第(二)、(三)项所指的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由市法制局统一对外发布;未经发布,不得使用。
行政机关合同示范文本发布后确需变更的,按照本规定有关示范文本制定的程序执行。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