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借了套路贷怎么办?
作者:邓普云 律师  时间:2020年05月29日

当今,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借款app进入我们的生活,可以快速借款,其中实际上有不少是“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的套路贷。
        从借款人的角度,套路贷到底有哪些法律问题呢?到底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套路贷的法律问题可以大致分为借款合同问题、催收问题、征信问题。 
        1、借款合同 
        许多套路贷公司的借款合同一般都是短期的借款合同,期限为7天或者14天,并且制定高额利息,行话叫“714高炮”,这种高额利息许多都不合法。 
        法律规定的年利率是“两线三区”,何为“两线三区”呢?就是法律给利息划了两条线,一条是年利率24%,一条是36%。这两条线把年利率分成了三个区间:①号区,年利率不超过24%的,法律上都是支持的;②号区,年利率超过的24%但不超过36%的,你愿意还就还,你不愿意还法律也不会强迫你还,只要还掉24%的那部分年利率就行了;③号区,年利率超过36%的那部分,法律就要打击了,欠款人已经还了的也能让法院判决退回来。这就是两线三区。 
        两线三区也包括了逾期利息,即利息加上逾期利息也要符合“两线三区”的规定。 
        有人会问,如果这样套路贷公司能够合法获取的利息的年利率只有24%喽?并非如此,套路贷公司往往还有其他手段,就是“斩头息”,即套路贷公司把钱给借款人之前,先以“服务费”或者“手续费”的名目先扣掉一部分钱。比如,A向套路贷公司借10000元,合同上约定的借款金额也是10000元,合同签好后套路贷公司把钱转到A的卡上,然后安排两个壮汉跟A去取钱,取完钱套路贷公司先以“手续费”的名义从A取的现金里面抽走3000元,实际A拿到手的只有7000元,但借款人需要还的利息还是要按照10000元作为本金基数计算。 
        但其实,这种“斩头息”的操作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即A实际借到手多少钱,就应该按照实际到手的本金来计算利息。 
        然而前面说的那种操作就规避了法律的规定:打到A卡上的钱是10000元,A取的也是10000元,凭啥说A只拿了7000元?没有证据啊!所以那些借了套路贷的朋友们就要注意了,碰到这种情况,需要赶紧找证据,有监控的找监控、有录音的找录音,这些以后在法庭上就是判断你实际借了多少钱的关键。 
        2、催收问题 
        套路贷公司虽然能够通过打官司“合法地”收回一部分借款,但是在法院打官司耗时又耗力还耗钱。所以有些套路贷公司会把催收的业务进行外包,让专门的催收公司去催钱,或者自己成立催收团队进行催收。 
        这些催收团队往往会使用一些“软暴力”催收,如在借款人家门口设灵堂放哀乐之类,给借款人心理压力强迫还钱。但是这种情况现在改变了,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于4月9号公布了一个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这类软暴力将成为构成犯罪的要件,当套路贷公司使用这类方法催债,将面临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 
        3、征信问题 
        通常意义上的个人征信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系统内的征信记录,由此生成的报告称为《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报告》中可以看到“信贷记录”、“公共记录”以及“查询记录”。其中“信贷记录”主要记录的是个人在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记录,比如房贷、车贷、信用卡等;“公共记录”是指欠税记录、民事判决记录、强制执行记录等;“查询记录”是指查询信用报告的记录。不管是谁,查询别人的《个人信用报告》都需要被查询的人的书面授权。 
        “查询记录”这一项之所以在申请贷款的时候被很多银行看重,是因为通过查看“查询记录”,可以大概判断被查询人是否多次申请贷款却不被通过。另外有些小额贷款公司会要求申请人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记录”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被查询人是否有可能向这些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过贷款。 
        套路贷公司一般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因此在套路贷公司的借款记录一般不会被征信中心记录,但就像上面说的,“查询记录”还是有的。此外如果套路贷公司起诉借款人,并且借款人官被法院判决要求还款,最后被法院强制执行甚至上了“老赖”名单,这种情况就会上《个人信用报告》的“公共记录”部分了,对借款人来说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影响日后银行的贷款。 
        总之,若一旦有人糊涂地借了套路贷,首先尽可能保存套路贷公司利息违法的证据,若遭遇违法催收的,尽快报警以求助公安机关的介入。最后需谨记,远离套路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