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那么债权转让的生效条件以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有哪些呢,本文将针对几个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由谁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时只有债权人通知债务人方发生法律效力。债权人转让债权而对债务人作的通知,一经通知便不得撤销。由此可以更清楚地解读出,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的,只能是债权人(权利转让人)。更进一步说明了只有转让债权的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做出真实的意思表示,也只有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到达特定的义务人即债务人,转让行为方能生效。
二、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有哪些口头通知便可,但更赞成书面通知,以便形成纠纷时有相关证据。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虽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但对待转让通知的形式与原权利义务关系的表现形式相对应平衡,为最符合其法律和行为特征,也能保证债权的有效转移,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三、债权转让生效条件(1)存在有效的合同
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根本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就是转让的标的不能。这种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国家、集体的利益受损。在司法实践中,有人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而转让债权。债权转让的前提必须是合法的债权,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转让无效。由于转让无效致使受让人受损的,转让人应予以赔偿。
(2)债权是可让与的债权
包括依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依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3)达成转让协议
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债权转移的主体不适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因此,债权的转让以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为条件。
(4)转让要通知债务人
合同权利的转让,是否以征得债务人的同意为要件,我国《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三是债务人同意主义,法国民法典主张债权转让以通知债务人或经债务人承诺为必要条件。
(5)遵守法定程序
以上即是关于债权转让的生效要件,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在债权转让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如果债权转让处理不到位,很可能使得某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例如,在债权转让中没有通知相关主体,或者是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转让等等。如果您不太注意,您的利益有可能有所损失,甚至会出现一些纠纷。为了避免这些麻烦事的出现,建议您在进行债权转让时,首先需要咨询相关律师,他们会根据您的情况,指导您具体该怎么做,提醒您要注意哪些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