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分居离婚也要讲法律证据(一)
作者:丁嫣 律师  时间:2019年03月04日
分居要具备:感情不和、分开居住、不履行夫妻间义务。

目前法院认定的分居,是指因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分开居住,且互不履行夫妻之间的义务(包括性生活等)
 
一、夫妻常年异地居住算不算法律意义上的分居?
当然不一定算法律上的分居。
有的夫妻因为就业、学习等的原因并不在一个地方生活,所以地理意义上的夫妻异地居住不一定是法律上说的分居,法律上的分居是以夫妻双方因为感情不和而不存在性生活的共同居住,互相不履行夫妻义务为标志。不过如果异地生活的夫妻相互间感情不和的,也可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分居,但是必须要有夫妻双方感情不和的书信等书证及其他证据来证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 若侵权联系删除)


二、如果同住一套房,不在同一张床睡,但感情不和,不履行夫妻间相互的义务,算不算法律意义上的分居?
这种情况下法官审理时难以认定分居,例如一旦一方否认分床睡,另一方不好举证证明分床事实或没有性生活事实,因此很难认定为分居。
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夫妻还只拥有一个住处,或者无力负担长期在外单独租房居住,因此夫妻感情不和后,同房不同床,各自分灶吃饭。在一方提起诉讼离婚时,如果另外一方不承认分居事实,外加夫妻同居是纯属私人事务,他人很难为此作证,因此法院一般不予采信。
 
三、夫妻分居期间的收入属于共有财产吗?
第一,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夫妻财产制从产生依据来看,是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的结合,并以法定财产制为主,约定财产制为辅。夫妻财产制的约定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在婚姻当事人之间未订立关于财产的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无效时,则适用法定夫妻财产制。我国实行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为婚后夫妻所得共同制,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各方及双方的一切收入和取得的财产,除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及另有约定以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
第二,在日常社会当中,虽然夫妻双方因为感情破裂而分居,但没有进行离婚登记的,法律上合法的夫妻关系仍存在,期间一方所得财产,如果无特别约定,仍然应该依照《婚姻法》第17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工资、奖金;
()生产、经营的收益;
()知识产权的收益;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因此,夫妻分居期间各自所得的财产,尽管事实上处于分离状态,但法律上婚姻关系仍然存续,因而分居期间一方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当然,也可以通过《分居协议书》对分居期间的各自收入进行约定为各自所有。
第三,从某个角度而言,因感情不和主动分居的,往往是夫妻中的强者一方。将分居中取得的财产认定为个人财产,可能客观上纵容了一些逃避家庭责任的人,鼓励夫妻一有矛盾就分居,对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元的稳定无法起良性影响。
 
四、夫妻分居期间一方所欠债务属于共同债务吗?
《婚姻法》第41条明确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该共同偿还。一般情况下,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应当共同偿还。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除外。意思是说,夫妻共同债务有两个例外情形:一是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二是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如果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符合上述两个情形,该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未借款的夫或妻不需承担偿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