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刑事纠纷中证人证言的效力
作者:丁嫣 律师  时间:2019年06月24日
一、刑事纠纷中证人证言的效力  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感知的案件情况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言并且经过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因此,证人证言作为我国法定证据之一,具有证明力,但是证人证言必须经过当庭质证后,它的效力才能得到法院的采信。
  二、证人证言作假怎么办  1、在民事诉讼中,如果有证据证明证人证言有假,首先将该证据排除。如果该证人主观系故意,可能会对做伪证的进行罚款、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
  法条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作伪证,意图陷害或者隐匿罪证的,首先同样对该证据予以排除。如果该行为构成犯罪的话,会以伪证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在行政执法中,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0条第2项规定,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将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证人证言如何进行公证  1、选择受理机构。证人证言是证人所作出的一种民事行为,虽然公证的有关法律法规没有将证人证言也明确列为不受地域管辖的公证类型,但根据公证有关条例的立法精神,证人证言类似于声明,也应不受地域所管制。原则上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公证机构。
  2、申请人提交申请资料。申请人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料,证件,供公证机关。
  3、公证机关审查资料并决定是否受理。审查该申请是否可以受理,询问证人申请公证的原因,审查证人是否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4、进行公证,记录在案。对证人所作的证人证言进行公证。公证通是采取如下三种方式:
  (1)公证员与证人的问答形式;
  (2)律师调查笔录的形式;
  (3)证人发表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