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古衙楹联中强调为官要勤政为民
作者:汤启坤 律师 时间:2012年12月21日
内乡县衙悬挂的楹联,意境深远,折射出了古代政治、官吏作风和世态民情,展现着“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艺术魅力。如县衙大门楹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联中的菊潭和郦是内乡县的古称,意思是说,身为治理菊潭的地方官,上受皇命,下系百姓,责任重大,如一柱擎天,必须要脚踏实地干上十年八载,勤政为民,造福一方。主持营建内乡县衙的知县章炳焘,将这副楹联镌刻在县衙大门两侧,其标榜为官务实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而章炳焘在内乡“历任九年”,之所以“交御时太平无事”,政绩突出是一个重要原因。
内乡县衙大堂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这副楹联意思是说,视百姓为天,对不起百姓,也就如同欺负上苍,千万不能做这种伤天害理、自欺欺人和败坏名声的蠢事;辜负了老百姓,就是遗恨于民,也辜负了国家,怎么能忍心这样做呢?把损害人民的利益提高到欺天负国的高度,可谓掷地有声。
这些楹联,表述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即民是官的衣食父母,官是民的个中一员,强调为官者绝不能欺压百姓,一日欺压百姓,一日就是为官者倒霉之日。这些对联语言朴实,感人肺腑,尤其是正确对待百姓、尊崇“民为贵”,淡化“官本位”、以勤政为己任造福一方的民本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清代许多州县衙门大堂的前面都立有一座碑,碑面北,上面写着十六个大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思是俸禄来自百姓的血汗,欺负老百姓,头顶三尺有青天,是要遭上天报应的。
“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这是张公灿任无锡知县时的题联,语言质朴,含意深远。它和陈景登任晋州知府时自题一联:“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一样,都是依靠道德说教和因果报应的迷信学说来遏制腐败的。在今天看来,仅仅依靠道德说教和宣传因果报应遏制腐败是不足取的,要使官员的权力不至于滥用,必须制定合理的制度和严密的法律,使权力得以制衡,这样才能使那些自律意识不强的官员不敢妄动。
也有一些官吏喜欢附庸风雅,借对联来标榜自己。清末,多琪到湖北浠水任县令,他一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弄得民不聊生,可他居然恬不知耻还在官署悬挂一联:“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俨然一副正人君子模样。此联当晚就被人改动了几个字,变成:“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藉,只剩得山间 白石,寺里清泉。”揭出了他的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