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妻子家暴丈夫案□ 吴鹏判即判词,类似于今天的裁判文书,是盛唐法律遗产的重要内容。唐代对官员的法律素养要求很高,判词写作是官员的基本行政素质。吏部铨选即选拔官员时,以身言书判四项能力为主要测试内容,其中“判”就是判词写作,以文辞简练、表达准确、说理充分为基本要求。铨选时先试书判,再察身言,判文内容“文......
——以“士人教唆词讼把持县官”案为视角胡颖,字叔献,因家居梅下,前有石壁,遂号石壁。潭州人,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登进士第,其后历任知平江府兼浙西提点刑狱、湖南兼提举常平、广东经略安抚使等要职,辗转升迁,可以说是久历宦途。作为南宋时期的煊赫一时的“名公”,他在任上(多是湖南任上)的很多书判(主要是裁......
中国古代法律基于“矜老恤幼”“爱幼养老”的理念,对未成年人犯罪根据其年龄,分别采取减轻或免除刑罚的原则。早在《礼记·曲礼》中,就已有相关的记载:“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即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周礼·秋官·司刺》中,也有“三赦”之制的记载:“一赦......
唐朝经济的发展曾一度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成为亚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致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延续至今。《唐律》对推动唐朝经济发展,对后世和周边国家的立法起了重大借鉴作用。唐朝统治者在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后,为了长治久安,制定了《唐律》。《唐律》以儒家礼教思想作为立法根据、量刑标准及解释法律的缘由......
古代市井生活讲“法治”吗?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中国是一个不太讲求“法治”的社会,除非发生了人命大案非要动用刑法,否则普通的生活纠纷、田宅细事人们不会去衙门告状,也不会考虑用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古代法律和社会怀有一种“无讼”甚至是“贱讼”的印象。在这样的“刻板印象”中,对于老百姓日常......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因曾任太子少傅,故世称“白傅”。晚年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800)进士,贞元十八年(802)拔萃科考试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后历任江州司马及杭州、苏州、忠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有诗歌作品集《白氏长庆集》遗世。说起白居易,诸......
老师问:试列举说明“法律”一词中“法”与“律”有何不同?”某女学生答:“当然不同,如果我告诉我妈妈我的男朋友是‘律师’,她会很高兴;如果我说男朋友是‘法师’,她一定会打死我!”当然这是一则笑话,让我们从商鞅改“法”为“律”中一窥究竟。杂乱无章的法律时代纵观春秋末期到战国中后期各国的法制发展状况,各......
赵国基,是《红楼梦》中赵姨娘的弟弟、贾环的跟班奴才。作为一个小到其生前未在书中留下墨迹的小人物,死后却引起了一场情与法的较量。事件起因第55回,王熙凤小产不能理事,王夫人安排李纨、探春和宝钗三人共同管理荣府。期间,荣府银库房总领吴新登的媳妇来请示:赵国基死了,要发多少丧葬费。厚道的李纨拟参照不久前袭人......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法文化虽遇百折而不挠,勇克时艰,代有兴革,形成了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影响深广的中华法文化体系,并因其连续性、特殊性、包容性,成为世界法文化史上最为绚丽的一章。中华法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岁月中,表现出深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动力资源、坚韧的韧性性格,所有这些可归结为......
历史长河浩浩汤汤,思想峰峦泱泱苍苍。回望中国古代思想史,2500年历史须看孔子,5000年历史当看皋陶。皋陶,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个思想高峰。皋陶,何许人也?上古传说中,皋陶生于今天的山东曲阜,是辅佐过尧、舜、禹三代帝王的功臣,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4000多年。之所以称皋陶为第一个思想高峰,是因为他开启了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