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网约车改牌做号,乘客会有什么法律风险
作者:程智华 律师 时间:2021年02月02日
导语:随着各大城市出台网约车新政,对于网约车辆、司机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北京网约车新政要求网约车司机必须是北京户籍,拥有北京驾照而且驾龄不短于3年,车辆则必须有北京号牌,而且排气量、轴距均有限制。使得很多外地的网约车司机不得不下岗待业,网约车改牌做号业务也就应运而生!
一、网约车改牌做号的内幕
网约车做号事实上属于借名登记。外地车、外地司机被网约车新政剥夺了在北京等地区的营运资格,面对巨大的网约车市场需求,做号者通过买卖个人信息如驾驶证信息、行驶证信息、身份证信息、头像信息等,通过3D等技术手段,利用网约车平台车辆信息验证环节的漏洞,从而通过网约车平台的验证审核,外地司机花几万块钱改牌做号,继续从事专车业务。
二、网约车改牌做号的法律风险
网约车改牌做号,无非就是借名登记、冒名顶替的方式打算瞒天过海,但是该业务本身不具有合法性。
首先,做号者通过买卖个人信息,如身份证、驾驶证信息、照片,该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隐私权、肖像权。侵权者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法律责任。以虚假资料注册,构成欺诈。
其次,根据《家庭自用汽车损失保险条款》第十六条第二款:“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机动车改装、加装或从事营业运输等,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保险人。否则,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网约车改牌做号属于改装从事营运,使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有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赔。
最后,网约车改牌做号,如果网约车平台未尽审核义务,不能提供车主真实信息,一旦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乘客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网约车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