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他与《华商报》
作者:张宏超 律师 时间:2010年06月20日
2010年6月18日,笔者代理的一件民间借贷案件从法院领到判决书,委托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前来,电话告知又有问题需要咨询;为尽快将判决书转交委托人,刚好礼拜天便前往其家。
经过近1小时的车程,来到他位于西安市北郊原一家老牌国企家属区的家里。家属区附近已经有好几栋高层拔地而起,但见周边建筑工地的工人们干活,一派忙碌。
家属区门口,大树下几位老人摇着扇子在说笑,院子卫生很是干净。
进到家里,委托人热情相迎,其家住房面积不大,两室一厅的房子。客厅里收拾整齐的、半人高的几踏《华商报》却分外引人注目。本以为他们销售报刊,不想是他订阅并收藏的报纸。
谈完案子的事宜、解答完相关咨询,他便开始不停的介绍述说。
“从《华商报》97年创刊以来的报纸,我这几乎都有,身体不好,平日很少出门,所以天下之事全凭《华商报》,这几年我几乎不看电视,就读华商报”。看见我对他客厅的报纸有些好奇,他介绍说。
“你看我的门背后写的那些小子,我对共产党的9个常委佩服的五体投地……,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
“党中央的政策好,没有共产党,像我这样的人早都病死、饿死啦!”
“现在《华商报》每天必看,离不了啦!”
他就这样滔滔不绝的介绍着。
他们企业改制,按照政策他领到了8万余元的买断工龄的费用,加上自己的积蓄,共计10万元,一次性借给了他的亲戚。现在,他已经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每月可以领到一千多元的工资,生活不成问题。现在儿子急着结婚,亲戚又有变故,无奈才有了前述那场诉讼。
返回的路上,烈日炎炎,天特热也很闷,马路上车来车往、穿流不息,但在交警的指挥下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