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水电站机器设备维修时提高设备性能索赔案
作者:李建录 律师  时间:2020年08月04日
一、案情介绍
        2011年6月以来,X水电站#4机组先后发现运行中出现大波动现象,并伴随着异常声响和振动,该水电站立即组织检查和试验,并采取应急运行方式。英大长安福建分公司受理报案后派人介入此案,并随时关注案件动态。
        8月份,X水电站将#4机调整为首台机组汛后小修,通过水下检查和试验,初步判断造成运行中负荷大波动原因是由于操作机构连接M540*6螺母松动,螺母与操作架产生约66mm 间隙,桨叶全关尚留有6度左右死区,鉴于当时#4机转轮桨叶操作机构已松动,内部其他部件的损坏情况无法确定,如继续运行可能引发故障扩大,X水电站建议#4机需转入大修,进行解体检查处理。
9月20日正式对#4机进行扩大性大修,经过22天连续拆卸分解, 10月11日将水轮机转轮安全吊至安装间,通过拆卸泄水锥,发现M540*6螺母确实松动,下部间隙为54mm,4个挡块在运行中均拉裂,人工即可旋下螺母,与大修前分析判断相吻合。
    经过进一步对其他部件检查发现,操作架与活塞杆配合面拉伤严重,说明在运行中操作架与活塞杆之间存在相对转动。
    二、案情分析
    (一)责任认定
经过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分析,认定#4机组转轮活塞杆原选用20MnSi材料,抗疲劳强度较低。受当时材料条件的限制,所选材料刚度、强度也偏小,在运行交变操作中引起塑性变形,从而造成操作架与活塞杆间的紧固螺母松动。而引发#4机组负荷波动的原因正是转轮桨叶操作机构中的操作架紧固螺母松动。螺母松动后出现的间隙导致桨叶往关闭方向无法关到位,在开启过程中当开启到松脱间隙位置时桨叶极易在操作架等部件的自重和快速开启撞击力的双重作用下由静止状态突然将松脱间隙所在的行程打开,导致水轮机出现出力反调而引发了机组负荷突降突升现象。
根据检测结果及省电力公司生产部的报告,本次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设计或原材料存在缺陷,属于机器损坏险保险责任。
    (二)报损情况
最终电研院做出将#4机组活塞杆和M540螺母予以报废处理并将转轮操作架送专业制造厂进行修复的建议。
我们协助X水电站收集准备了有关索赔资料,包括出险通知书、索赔申请书、照片、事故原因分析报告、修复方案、设备损失清单等,提交保险公司,索赔金额594.8万元。
三、赔付结果
   (一)保险公司接到索赔材料后,对保险责任并无异议,但认为报损清单中所列全部项目均按更换处理,与以修复为主的保险原则不符。并提出以下理赔意见:
    1、操作架和活塞杆,合面拉伤,可修复,不予更换。
2、运输费用高于市场标准。
    3、水轮机转轮叶片铜瓦及活塞盘基本完好,无损失。
    4、螺母予以更换,按购买发票金额扣减17%的增值税后予以核定。
5、超级螺母为新增备件,属于技改项目,不予核定。
6、支撑套、卡环、顶紧螺栓、垫片、活塞环等损失均按购买发票金额扣减17%的增值税后予以核定。
   (二)针对保险公司提出的理赔意见,进行研究分析,组织多次协调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1、操作架和活塞杆分别按15万元和8万元的修复金额核定。
2、运输费用按10万元核定。
3、拆除、安装及调试费用按照电力行业安装工程的定额标准进行核定并按照市场价格适当补偿相应的差额。
4、其他部分采纳保险公司意见。
 经X公估公司理算,损失金额为103.88万元,扣除30万免赔额,保险公司最终赔付73.88万元结案。
    四、经验与启示
客户的保险索赔项目中经常会包括扩大维修范围、提高设备性能、更换未发现损坏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等费用,认为这些费用应得到保险赔偿。根据保险原则,这些费用不属于保险赔偿范围。
保险事故中不属于保险赔偿范围的费用一般有以下几项:
   (一)为提高设备性能,更换或新增高性能设备的费用。
   (二)出于安全考虑,更换未发现受损但可能存有安全隐患的设备的费用。
   (三)如果被保险人为一般纳税人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以进行增值税抵扣,可抵扣的增值税不属于保险赔偿范围。
   (四)运输费、修理费等相关费用高于市场价格的部分。
   (五)修复超出使用年限设备的费用。
在协助处理赔案时,对不属于保险赔偿范围的费用,应向客户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提高保险索赔的客观性、准确性。
李建录律师

律师资料

李建录律师
电话:17810303…

我的精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