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虚伪性
作者:曹乐维 律师  时间:2019年05月09日
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并且主张以市场为主导,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更高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末,投资自由化才作为一种观念和政策出现,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金融自由化亦称金融深化。美国学者萧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倡导的一种理论,萧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使经济得到发展,就应重视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放弃他们所奉行的“金融压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或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要求国家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过分的行政干预,放开利率和汇率,让其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
就拿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就可看出其“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虚伪性。就中国而言,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25年内经济自由化进程是很成功的,非常快速的增长速度,很多国家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其说值得庆贺,倒不如说让他们忧心忡忡,他们并不是反对中国人民提高生活水平,而是担心自己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他们认为中国有威胁,他们认为二十年后的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具有夸张趋势,对邻国构成威胁;中国不仅在国际市场大量采购资源产品,还试图控制他们。如果接受了这些观点,那么就等于接受了这样一种远景构想,即这个未来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将成为一个咄咄逼人的独裁国,不仅会向世界源源不断地索取庞大的能源和原材料,而且还会毫无忌惮地动用武力胁迫比其弱小的国家助其达成目标和得到其需要的资源产品。于是一些西方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应当阻止中国的发展。他们说,他们的国家应停止向那些价格被人为压低的中国商品开放市场,不再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他们说,他们的政府应限制中国对他们国家资源的控制,制止中国控股他们国内企业的企图。如果遵循这样的逻辑,西方国家或许会得到两个结果: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迈向繁荣的速度会稍稍减缓,二是中国人将确信西方人对自己抱有敌意,想尽一-切可能阻止中国将其人民带离贫穷和饥饿。这就是很明显的阻碍中国经济自由化进程,也就是体现了西方发达国家“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虚伪性。
(注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