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二手车市场的地雷你踩中了几个?
作者:秦小芬 律师  时间:2021年06月30日

二手车市场的地雷你踩中了几个?

提到二手车,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几年前广告多到能直接当童谣的瓜子二手车和优信二手车,这两大广告运营商的热闹非凡也带动了线下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近些年车辆成为大众性刚需,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了纠纷爆发的高地。就我所接触的咨询和办理的二手车案件,据此总结一下二手车消费者踩过的雷:

二手车商擅自调表。公里数是反映车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车辆更好出售,许多二手车商在收购车辆后会自行篡改公里数,并且故意不在合同上写明公里数,消费者往往都是在收车后发现车况很差,经过维修检查才发现公里数被篡改,然而维权过程中车商常会以如下理由抗辩:没有证据证明是车商篡改了公里数,可能是前车主,也可能是原告为了“退一赔三”的高额赔偿而自行篡改。在此建议,广大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将车辆公里数标注在合同上。根据商务部制定的《二手车交易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二手车经销企业将二手车销售给买方之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测和整备。因此,二手车商想以其对于实际公里数与记载公里数不一致不知情,不构成欺诈为由抗辩的,难以成立。其作为专业二手车商,对于车况负有调查核实和据实披露的义务。

二手车商与担保公司合伙套取消费者贷款金额。许多二手车商会利用二手车消费群体不愿一次性付清全款的心理,极力推荐消费者办理二手车贷款,怂恿二手车商与其推荐的公司和银行签订空白的担保合同和贷款合同。甚至担保费一栏直接划掉,让消费者以为中间不需要任何手续费即可办理贷款,之后车商在担保合同与贷款合同中填写高于实际购车款的贷款金额,后通过向担保公司抽提成的方式与担保公司对多于购车款的贷款进行分成,消费者往往在面临贷款公司或银行的还款提示后才大觉上当,才知道不仅担保费用高,还要多还银行利息,但却维权困难。一方面担保合同和贷款合同被担保公司拿走,消费者对于合同约定了哪些不利条款都不清楚,另一方面,合同确有消费者签字。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随意签空白合同,合同注意多方会签,记得拿回一份原件,至少也要拍照留存。

故意混淆合同主体。一些二手车商喜欢让其工作人员代签、冒签购车合同,甚至贷款合同、担保合同上的收款人又与二手车商名称不一致,为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难度,责任主体之间互相踢皮球,让消费者疲于奔命,不知所措。而起诉过程中,由于主体太多,调查其身份信息和财产信息也增加了维权工作难度。在此,提醒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实际是二手车商出卖车辆就要求二手车商盖章,且两份合同都要二手车商盖章,本律师就遇到过以其持有的合同无车商盖章为由主张我方提供的合同上盖章系伪造的行为,只能感叹无耻是没有下限的。

通过约定仲裁增加诉讼成本。许多二手车商通过约定仲裁管辖来提高消费者维权成本,增加维权难度,仲裁费远高于诉讼费,且仲裁需合同主体约定管辖,仲裁不能列非合同签订者以外的人为被申请人或第三人,然而车商员工签订合同时的冒签、代签会导致签字主体与实际主体不一致,责任人众多却只能列一个主体可能导致执行不到位,因管辖异议被驳回申请或请求等种种诉讼风险,加上仲裁一裁终局无法上诉的特点,使得消费者处于不利局面。在此提醒消费者,二手车买卖合同尽量约定法院管辖,且管辖法院以己方所在地法院为宜。

另外,二手车市场还存在的其他雷,比如车辆套路贷,贷款公司故意将定位仪安装松垮,一旦定位仪掉了,其就借口定位不到车辆,贷款人违约为由将车辆拖走;设置高额定金,利用消费者缺乏法律常识和饥饿营销策略,引诱消费者交纳定金后,消费者发现车辆完全不如预期想要退款,车商直接以定金罚则为由不予退款;故意隐瞒车辆是事故车、泡水车等事实,再玩文字游戏,在合同中通过保证“无重大事故”“无严重泡水”等方式,摆脱欺诈销售嫌疑。

二手车市场土深雷多,且行且注意!你还遇到过哪些二手车市场的雷?欢迎评论留言,帮大家排雷!

律师资料

秦小芬律师
电话:18062102…

我的精采回复

最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