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1、对故意的判断依据是主观标准,一来此种行为比较容易判断,以主观标准加以认定不至于使得受害人无法获得充分救济,二来此种行为采取主观标准也能有效的实现立法宗旨。
2、故意的主观过错形态,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一损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六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七条 【无过错责任】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二、过错的属性认识是怎样的
(一)过错具有行为人主观状态的属性。具体来说,主观过错形态应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
1、故意的主观过错形态,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一损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2、过失的主观过错形态,是指行为人应当预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某一损害结果,因为疏忽而没有预知或者轻信损害结果不会发生的心理状态。
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是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而这两种心理状态都是导致过错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而过错本身也体现在这两种主观心理状态中,也可以说,行为人有这种主观心理状态,本身就是过错。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过错具有行为人主观状态的属性。
(二)过错具有客观行为和客观联系的属性。
三、最新资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有相关法律咨询欢迎来电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