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新世纪的新动向
美国监狱事业引领潮流走向世界最前端的操作发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因为美国监狱里的犯人突然多得不行了。
从图片中就可以看出来,在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关押人数突然暴涨。上图有个Jail和Prison,这俩就是我们的“看守所”和“监狱”的意思。看守所里的都是些轻罪的,拘留一段时间就放出去;监狱里都是判刑的,要在里边长期定居的。 最逗的是这个犯罪增长率,整个北约里,排第一的是美国,第二就是加州(尽管加州不是一个国家):
那问题来了,美国当时发生啥了,监狱关押人数指数级暴涨呢? 主要跟我们上文讲的那个话题有关系。七八十年代美国当时毒品泛滥得不行了,美国当时的总统又是对犯罪很强硬的那种,于是加大力度打击。此外当时有大量的反战、抗议、暴动、黑社会和人权示威游行,尼克松、里根都是很强硬的人,觉得就得抓,不抓没法治,所以动不动就抓人。 现在一般称为两场战争,“毒品战争(war on drugs)”和“犯罪战争(war on crime)”。好处是稍微遏制了一些犯罪势头,毛病是监狱人数暴涨。 面对高涨的监狱开支,里根政府有点懵逼该怎么解决。 恰好里根又是一个很相信市场原则的人。他眼瞅监狱里人满为患,每年大量的开销被投入了监狱行业,于是开始考虑一种“低成本关押”原则。当时里根政府里都是一帮倡导“市场无形的手”的人,一个相关委员会发布了23000页的报告,仔细讨论了监狱私有化的各种好处,成功说服了关键决策人和民众,私人监狱应运而生。 当时大家的想法比较朴素,觉得政府部门里存在大量的浪费;如果私有化了,就能制止住这部分浪费,说不定犯人们还可以自给自足呢,想起来还有点小期待。所以在1984年,第一所私人监狱应运而生。 当初在监狱里上班的一伙人考虑到自己拥有丰富的管理犯人经验,一个个跃跃欲试。比如现在美国最大的私人监狱,CCA,这是美国最大的私人惩戒机构,并且还是个上市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霍顿,以前就是一个公立监狱的典狱长。 这个霍顿后来顺着里根改革开放的春风,跑到外边来搞私立监狱,发了大财。他自己曾经私下表示,如果当初一直呆在监狱里当公务员,现在可能也只是个小中产;如今成了老总,有私人飞机,手底下有近两万员工,过上了真正的资本家生活。估计霍顿也感慨,看来一个人的命运,既要考虑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潮流。 到如今,美国有接近1%的人口关在监狱里,全世界比例最高,而监狱里的人,又有10%关在私立监狱里。
(文章摘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