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律师:孰优孰劣
作者:110网 律师  时间:2009年05月05日
律师:孰优孰劣
李承蔚[]
时下,随着法制和法治进程,律师业渐显职业价值和历史使命。基于此,无论律师行业自身还是当事人抑或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对如何评价或采用什么标准进行律师评价则不无疑问。迄今为止,不乏学者或有志之士对此也深表关注或著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此,自然表达了部分人士对律师业的关切和心血倾注。鉴于此,基于这些年律师业的历练和临其境的感触,同时也表白对律师业的热望和忠诚,略陈几许浅见以抒胸臆。
无论主观论、客观论,还是过程论、结果论,专业兼社会知识等观点,均有其优劣。作为律师,理应行列道德人,否则必悖离法律公平、正义旨意。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换句话说,一个人不能没有正义观念,不可脱离仁的美德。此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构建正义之维、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立意善,基督《圣经》惩恶扬善的规劝毫无二致。故,对今人而言,立本系当务之急,因“本立而道生”。就律师而言,立本在于德修。正如《大学》篇卷首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德行或德性对律师而言,尤为可贵。如圣人孔子告戒,“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纵使众所周知,可言行之间未必一致。因此之故,不仅应听其言,且更应观其行。对于律师而言,并非满口的仁义道德则标榜高尚情操,而应如孔圣人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所以,作为一名律师,不仅内在以“仁”为本,养浩然正气,清心而寡欲,而且外在则身体力行,贯穿终始,淡薄名利,如颜回为追求人身理想自得其乐于一箪食、一瓢饮并人居陋巷。绝大多数律师固然人性本善,可在秉承善念行动中却见鱼忘荃,见利而忘义。面对当事人急切寻求律师委托之际,有的律师不仅不急人所困,反而乘人之危;有的律师则利用如簧巧舌、天花乱坠混淆当事人视听,以期揽此案件目的;有的则借用律师之名,戕害了当事人选择律师的机会;有的律师大肆承诺案件结果以此取信当事人;有的律师无视律师业规则进行恶性竞争……不难想象,这些律师怎能让人托付权利之事。可见,部分律师在接洽案件第一步就步入歧途,岂能期望过程张扬善念?律师的口才固然重要,可“巧言令色,鲜矣仁!”[]仁者爱仁,诚实守信乃第一要义。我们不能满足欲望肉身而舍本逐末,舍义取利以蛊惑当事人不可为之事、甚至故意选择有悖“和为贵”民风路径维权。部分律师言论,律师终究得生存!没错,生存权固然重要,可不能因此而铤而走险、舍义取生。何况一名副其实的德性或德行律师怎可能难以为生?上帝是公平的,造就唯一的你目的在于塑造你别具一格的智慧人生,不是令你为财富的奴隶。总之,借用孔子评价诗经所说“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作为法律人,孜孜以求、焚膏继晷、皓首穷经探求法律本意和法理乃自然之理。时日变迁,社会层变,万象更新,法律紧随时代更替而蜕变。若律师因循守旧、刻舟求剑则南辕北辙、渐行渐远于公平、正义诉求路途。因此,不可因经验束缚开拓、进取精神;不可因酱染于律师业时间长而津津乐道、自恃傲慢。无论于法律本身还是析出历史沉淀的法理抑或层出不穷的案例,其背后无不蕴涵人文、智慧思辨。因此,律师不可简化法律、法理或案例,否则因你的不求甚解则偏离公平、正义之途。长此以往,将沉醉不知归路,由此不仅葬送自己的前程而且误导公平、正义诉求之人。一名律师不仅须精通法律、深谙法理,而且对社会学科,尤其接受委托的案件所属学科领域仍须尽可能知晓或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无止境系对律师最好的鞭策。因此,大多肩负诠释法律、法理旨意的律师们,每每处理一桩案件总会有难言的遗憾在心头。故,反思和学习则辨正相伴律师成长。
至于面对具体案件,律师选择维权路径时,务必言明其缘由和选择此路径的优劣及为何不选择其他路径的理由,以征求当事人意见并认同。就案件而言,大多案件存有多处诉争路径,此时则应权衡当事人诉求目的或价值取向,综合法律、法理和国家、社会利益加以选择,以利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因不可权宜之计保守选择便于自己操作的路径。作为律师,不应知难而退,应迎难而上。力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律师当以君子自居,以“喻于义”[]而快,以弘毅为道。以此,将我们的专业量化并序列化,坦荡面对当事人并让当事人知情我们作为的空间和缘由。
显然,律师孰是孰非,自不待言。
 
 
 
 
 

[] 作者简介:原名李强,四川内江人,云南建广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方向:民法哲学、民法史学及民法基本理论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月第2版,第35页。
[]《四书五经》,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3月第1版,第3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月第2版,第36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月第2版,第41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月第2版,第3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月第2版,第11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月第2版,第200页。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月第2版,第39页。

律师资料

110网律师
电话:

我的精采回复

最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