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简出效率 繁出精品
作者:110网 律师  时间:2017年12月07日
简出效率 繁出精品
——湖北随州曾都区法院案件繁简分流工作纪实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程勇 蔡蕾
  今年1至10月,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8716件,同比增长40.31%,以27名入额法官计算,人均受案达到323件。如何实现收结案良性循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曾都区法院通过繁简分流改革,改出了曾都特色。

  搭多元化平台 诉前分流解纠纷

  “感谢你,感谢你,没想到两天就拿到钱了。”肖某激动地向何律师道谢。

  两天前,水电工肖某将一份民事起诉状递至曾都区法院立案庭,状告辖区内某英语培训学校欠其水电项目安装款项2.2万元。因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该案登记后,立案庭工作人员立即与肖某进行沟通,询问其是否愿意通过诉前调解解决,肖某当即表示愿意。随后工作人员又电话联系该培训学校的负责人罗某,说明情况后问其是否愿意调解,罗某也同意了。

  该案分流到了律师调解中心,当天,季梁律师事务所驻曾都区法院的何律师便与肖某、罗某联系,约定调解此案,第二天成功调结。

  据了解,曾都区法院于今年9月成立律师调解中心,成立后的第一周就成功调解10余件案件。除了律师调解中心外,该院还先后与妇联、保监会、公安等部门联合设立婚姻家事调解室、保险纠纷调解室和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引进仲裁委、公证处设立驻法院办事窗口,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旨在让更多的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院各诉前调解平台成功调处案件1646件,约18.88%的案件在立案前就实现了案结事了。

  案件快审精审 诉中分流提质效

  没有实施繁简分流之前,法官手中简易、复杂案件混杂在一起,导致部分简易案件因为排在复杂案件之后审理而耽误当事人的宝贵时间。如今,立案庭发挥关口作用,根据对案件的初步评估选择其适用的程序。例如由速裁团队和快审团队审理的案件,采用以“要素式庭审”和“要素式判决”为特色的类型化的审判方式进行审理,一般两个月内就能完成快审快结,部分案件甚至能做到当日开庭,次日判决。今年以来,曾都区法院速裁团队收案达到1849件,结案1658件,结案率达89.67%。

  今年5月,一起货款纠纷案件立案后分流至简案快审团队审理。该案中湖北某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与某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因货款纠纷,标的额高达713万元。快审团队承办此案后先行组织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分期支付原告货款。该案从立案到执行完毕仅用时两周。

  根据审判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实施细则,该院还在精确测算人员、案件数量和工作量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各审判团队的审判力量,提升人案配比科学性;根据案件繁简等相关因素,合理确定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配置比例,科学界定各自职能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审判团队优势。

  数据显示,自2016年9月实行案件繁简分流以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305件,结案9108件。在收案数同比增加3822件的基础上,结案率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案件平均办理天数与分流前相比缩短了约25.5天。

  审辅事务分开 为员额法官减负

  众所周知,送达是法院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曾都区地处随州市主城区,审理的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司改后,怎么把法官从繁琐、沉重的法律文书送达工作解放出来,专注审判工作,这是院党组思考的问题。2016年7月,党组书记、院长严贤超亲自带队到十堰、襄阳等地法院考察学习,还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寻找破解之法。9月,该院成立了诉讼事务中心,成立集中送达组解决送达难问题。

  “集中送达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以前承办法官自己负责送达,相互之间信息不共享,就可能会出现同一个地方甚至同一个当事人多次重复送达。现在,我们会根据受理案件情况,提前统筹协调、规划线路,最大限度节省时间和资源。”集中送达组干警甘露说。自实行集中送达以来,送达组不断创新送达方式,微信送达、视频送达、与综治办合作委托网格员送达……每天有效送达案件数量最多能达到10件。

  该院还将开庭、调解、判决、撰写文书等归结为实质性审判事务,将材料递交、文书送达、申请事项、异议事项等程序性工作归结为审判辅助事务,诉讼事务中心承担了送达、诉前保全等辅助性事务,其余辅助性事务由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负责,让员额法官专注审判。

  “分流后,我们能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开庭、调解、判决、撰写文书上,是切切实实为我们‘减负’。”法官纷纷为审辅分流点赞。
?

律师资料

110网律师
电话:

我的精采回复

最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