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河北工人报》“年终特刊”刊登李水全律师照片啦!
作者:李水全 律师  时间:2013年01月06日
图片
关怀普通人的命运,关心民生的疾苦,关注社会的公平,从此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段段苦辣酸甜的职工经历,无疑向社会呼唤着更多关注——

民生 权力与尊严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  作者:
“河北亲子认定第一案”母女俩艰辛维权路
2012年12月31日李水全律师照片再现《河北工人报》年终特刊
2012年12月31日李水全律师照片再现《河北工人报》年终特刊
河北天汉律师事务所李水全律师(右)正接待工伤职工

本版图片均由胡小龙 毕春华 郑荣玺 段华鹏 摄
2012年12月31日李水全律师照片再现《河北工人报》年终特刊
井陉矿区工人文化宫内棋牌室一景
2012年12月31日李水全律师照片再现《河北工人报》年终特刊
石家庄市总工会副主席王艳芳(右)慰问高生存一家
2012年12月31日李水全律师照片再现《河北工人报》年终特刊
考生家长领到石家庄市第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
2012年12月31日李水全律师照片再现《河北工人报》年终特刊
一日捐活动
本图片均由胡小龙 毕春华 郑荣玺 段华鹏 摄
    2012年,一个个职工故事,最终汇成全社会的民生大事。
    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中国的传统美德,如何转身为体制性和机制性的人性关怀,河北省工会“一日捐”担当此任,在探索完善中进入第二年。首批职工开始受益,新救助标准再次提高……
    “劳务派遣”是2012年的另一个职工热词,也为立法者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由于劳动合同立法的重大缺陷,劳务派遣已经波及数千万职工,它正在肢解或侵蚀着正常的劳动关系制度,“二等职工”和无编制职工的“夹心人”遭遇,侵夺的不仅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更包括劳动者的光荣、自豪和尊严。
    居者有其屋。从低矮潮湿的棚户区,到阳光明媚的现代生活小区,几代矿工的居住变化,活生生地诠释了“体面劳动”的内涵。发展依靠职工,成果惠及职工,居住房屋的华丽转身,标志着社会保障新组成部分的落地。
    工人文化宫的角色回归,意味着职工文化生活和精神家园建设的新认知、新境界,标志着一个新职工文化时代的到来。因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仅意味权利得以依法保障,更包括精神生活的丰富满足。
    消费是最大的民生。告别了“开门七件事”的最简单消费阶段,我们已经进入车子、房子、网购等新消费时代。有人说,美好生活从完美消费开始。但是,车官司只能妥协、“追鸡需杀牛”的消费维权困境仍存在,这些其实都在述说一个事实,《消法》垂垂老矣……
    家和万事兴。信息碎片化、人员流动化、价值多元化,新社会形态下,中国离婚率已经八年连续增长,非婚同居、非婚生育与高房价等物质化追求相缠绕,我们应当探究婚姻家庭纠纷处理的新规则了,而对孩子、妇女和老人的保护,尤其应引起全社会更高的关注。
    把行政暴力关进“笼子”——以此为使命的《行政强制法》2012年开始施行。行政需要权力和权威,甚至一定程度的暴力。但是,现代社会的行政不同于任何朝代的专制暴力,需要按权限、依程序依法行使……
    回视2012年的民生、权利和尊严的脚印,展望即将到来的2013年,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本报记者贺耀弘
  工伤先行支付仍在路上
    “工伤保险先行支付,怎么成了镜中花水中月?”12月4日,工亡职工丁雄超的妻子带着孩子,拿着工伤认定书,再次来到省会社保经办机构。还是因没有“红头文件”,《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先行支付仍无法落实。
    今年11月24刊发了《工伤先行支付何时落地》:2010年7月24日,农民工丁雄超在建筑工地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确认劳动关系经过一裁两审,再进行工伤认定,被认定工亡后,单位又提出行政复议……工亡两年后,家属一分钱赔偿也没拿到,生活极度困难。最大损害也许不是经济困难,而是他们对法律信心遭受的伤害。
    2012年,本报关注一系列工伤事件。《邯郸一农民工获天价工伤赔偿的背后》一文,报道了李水全律师通过与企业协商谈判,使工伤职工最终累计获赔225万元,是最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一个个流血又流泪的工伤故事,凸显了社会保险立法所确立的目标,与自由流动劳动者现实的社会保障需求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本报记者贺耀弘
    “我是‘一日捐’首批受益者”
    “身体恢复很快,部分记忆也有了,轻松的活儿也多少能干一些了。没有工会‘一日捐’就没有现在的我。”邢台矿职工马志刚日前已能跟记者正常交流,想起大家的帮助仍然感激不已。
    工会了解到职工马志刚突发罕见疾病,需要巨额医药费时,及时为其提供10万元“一日捐”救助款,让其放心治病。在马志刚身体恢复后,邢台矿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把他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看水泵。马志刚说:“现在工作轻松了,就经常去钓鱼,呼吸新鲜空气。养好身体,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回报各级工会对我的救命之恩。”
    据悉,马志刚是我省首批“一日捐”活动的受益者。自今年10月起,全省第二期“职工互助一日捐”活动也已全面启动。为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标准,扩大“职工互助一日捐”活动的影响力,省总工会特别设定了最低救助标准和最高救助标准下限,并统一了主要救助项目的救助标准。参加活动的职工本人活动期内首次确诊患十种重大疾病,救助标准最低为10000元。同时,自今年起,以后每年10月份都将启动“职工互助一日捐”活动。               本报记者高超
 
    工人文化宫又回来了
    “有了工人文化宫,我就有了休闲的好地方,就连我珍藏的清河老照片都有机会参加全县老照片展览了。”连日来,邱立双,这个原清河县委宣传部部长,时不时都会溜达到清河县工人文化宫,遇到来参观的职工,还主动上去当起义务解说员。
    12月14日,走进曾经采访过的清河县工人文化宫,布局紧凑合理,场地宽敞明亮,设施先进完备……今年70多岁的邱立双告诉记者,清河县历史上职工活动场所建设并不晚,但“没落”却是最深刻的记忆。“现在好了,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职工文化生活需求,新建了工人文化宫。让职工真正感觉到了‘有家、有情、有文化’。”甜美的微笑展现在邱立双脸上。
    为使广大职工群众充分享有文化权益,近几年来,省总工会不遗余力地推进职工文化的发展。在文化阵地方面,逐步构建起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活动中心、活动室、活动站“四级网络”;在活跃职工精神生活方面,充分发挥职工文体协会和文化骨干的带动示范作用,精心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职工文化品牌和职工文化精品,大力实施“农民工文化帮扶工程”等;在机制方面,建立健全职工文化专项经费、阵地建设考核机制,抓好职工文化“五个一批”典型的选树、“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等……
    本报记者高会坡
 
    “车官司”背后的消费维权困境
    “打官司耗不起,最后还是按4S店当初的条件,免掉了工时费,自己花一万三千二百多元,才把自燃的新车修好,农历10月30日开回了家”。电话那一端的杜先生,话语中透着既不满又无奈的情绪。
    今年3月16日,本报《新车自燃:质量问题还是意外?》一文,报道了赞皇县杜双文刚行驶1300公里的“速腾”新车发生自燃,尽管消防部门给出结论,但是厂商不认可。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原因不明的意外火灾事故,双方争执不下。虽经过国家和省消协进行协调以及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但最终以消费者妥协告终。
    本报4月2日刊发《消费维权的“追鸡需杀牛”困境》,4月9日刊发《家用汽车退换难如何破解?》一文,结合具体汽车消费维权遭遇,向社会发声:《消法》已老,当修法自新,规则不公,终致消费者维权无门。
    此外,我们还共同关注了售后维修让人糊涂等家电系列问题;房产市场变“冷”,开发商卷款出走等消费维权案件。消费是最大的民生。但是,消费规则滞后于社会发展,权力机关应当从民生高度关注消费规则。              本报记者贺耀弘
 
    “河北亲子认定第一案”留下温情
    “虽然案子胜诉了,可法院至今也没给执行,我一直没放弃替孩子向其父亲索要抚养费。”12月19日妍妍(化名)专程从清河来到石家庄。回忆起与女儿经历长达一年的维权路,母亲妍妍用“不易”来形容娘俩走过的艰辛。
    今年3月23日本报以《一场为非婚生女儿寻找父亲的官司》为题,关注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实施后,河北受理的第一例非婚子女找爹案。2009年妍妍与许强(化名)同居,其间一女孩出生。2011年4月为了给一岁多的女儿找回父爱,妍妍将许强告上了法庭,寻亲官司由此开始。之后本报以《母女俩终审胜诉》做了跟踪报道。母女俩历经四次诉讼,最终打赢找父亲官司。
    高离婚率和非婚同居现象大量增多,婚姻家庭案件大量涌入法院,本报的“离婚率‘八连增’的裕华区法院案件样本”系列报道,以一个基层法院设置“冷静期”的司法变革为切入点,全面反映了在新型社会格局下,社会各界对婚姻家庭矛盾的应对和困惑。
    家和万事兴。在网络信息社会和人员高度流动的年代,从变革社会管理的高度,构建新型的家事纠纷处理规则,才能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使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达到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段华鹏
 
    滥发“录取通知书”凸显高校转型之乱
    “学校已经不想再去了。目前,我的孩子已经选择复读了。”邯郸的何先生现在已经不想再多谈此事。
    今年9月21日,本报刊发《“通知书”咋成了“空头支票”》一文,报道了邯郸磁县家长老何的遭遇。他的孩子参加了石家庄某财校组织的单招,考试结束后,孩子收到了2份录取通知书。本以为板上钉钉的事,孩子却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
    乱发录取通知书的背后,是我省民办高校的涌现和生源危机相结合体现出来的矛盾。我省生源危机2009年已现端倪、2010年问题显现、2011年继续恶化,到了2012年生源危机更加严重。生源的逐年减少,让一些高校想方设法拉拢学生。前几年,民办高校的兴起引起了各界对社会办学的关注,而盲目“上马”行为,让部分高校在市场竞争下生存艰难。每逢招生时,采用各种方式拉拢生源,拼命网罗生源,这显示了高校“吃不饱,乱拉人”的招生乱象。
    本报记者张万涛
 
    “工会法援”让高生存们重燃希望
    随着白色纱布的一升一降,高生存胸部也随着起伏。“呼吸不畅,只能把气管切开,但护理起来就比较麻烦,对环境卫生要求比较严格。”室外连续多日的低温天气,但在省会上京村高生存所在的屋内,却始终保持在20℃左右。其小儿子高永泽说:“从父亲被撞至今,一家人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把他照顾好。现在父亲的嘴和手时不时能动动,也多少有了些意识。能有今天,多亏了各级工会的帮助。”
    在全省引发关注的环卫工高生存被撞案,在省总工会、石家庄市总工会的关注下,在各级领导的督促过问下,历时近两年时间,最终获得76.7万元经济赔偿。而该案仅仅是2012年各级工会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一件。
    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始终把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作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加大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力度,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特别是今年在全省工会系统组织开展的“面、心、实”活动中,5.8万名工会干部走访一线职工14万多名,帮助协调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2万多件。同时,积极推动省人大先后出台了涉及职工权益的地方法规,从源头上维护了职工(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职工法律援助、“12351”职工服务热线、职工信访等工作相互融合,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此外,在全省职工中开展的“我工作、我快乐”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服务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      本报记者高会坡
 
    “群殴执法”彰显规范公权力之重
    “儿子伤已经好了,可心底的阴影却无法消退。”日前,石家庄市无极县商户王俊锁说,城管暴力执法,儿子被打伤一事,双方已经和解。
    本报5月22日《无极城管街头上演群殴式执法》一文,报道了在无极县幸福街上,20余名城管人员在整治占道经营时,将一名在校大学生王佳冬(读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打晕。这只是一起算不上特别典型和恶劣的行政执法案件,却再次提醒人们,2012年1月1日施行的《行政强制法》所确定的把行政暴力关进“笼子”的目标,距离现实还是很远的。
    “依法行政有典型、发展环境在改善”。今年7月起,本报与省政府法制办合作,推出了这一系列稿件。审批“转圈”现象严重影响发展环境。比如,企业进行注册,工商让找环保出具文件、环保让找发改委出文,发改委却又告知需要找工商……邢台市政府着力解决这一现象,优化了发展环境。本报这一系列报道树立一批好典型、好做法,让人们看到依法行政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政府的行政权力不应是脱缰的野马,而应被牢牢地控制在法定范围和规则之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公正行使。依法行政有特定内涵和具体要求的法律原则。“合法”、“合理”、“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 六项基本要求,应成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准则。
    本报记者段华鹏
 
    “棚户区”的华丽转身
    “供暖很好,屋里可暖和了。小区内供热、供水、天然气、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配套齐全。”住进新房已有一年的矿工李师傅对新房很是满意,新房子既亮堂又通风,比起以前又矮又挤又潮湿的老房子,真是一步登天了。
    峰峰集团后勤管理部部长李永跃介绍,今年峰峰集团投资了2亿元,为2万余户居民集体供暖,1万余户居民回迁。棚户区改造以60平方米—80平方米户型为主,还建设了部分廉租住房和无障碍住房,满足了不同住户的住房需求。
    70多岁的老矿工陈师傅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三代同堂,10余口挤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低矮平房里,夏天阴潮、冬天寒冷,出行走的是泥泞小道,生活十分不便。现在好了,遇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圆了安居梦。
    明年底,峰峰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将基本完工,整个峰峰集团的住房面积将达到500余万平方米,套房率达到98%以上,使居住在棚户区的3.7万余户10万余居民的户均住房面积达到80平方米以上。峰峰集团职工的住房困难将得到全面、彻底地解决。
    住上舒适的房子是几代矿工的企盼,而峰峰创下了我省棚改“峰峰速度”,圆了几代矿工的梦,为构建和谐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本报记者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