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拆迁,究竟是别人家的故事,还是自己家的事故?
作者: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 律师 时间:2018年08月17日
拆迁,有的人“畅通无阻”,拿到满意补偿款;有的人“千难万难”,终获拆迁维权成功;也有的人“坚韧不拔”,依旧“钉”在拆迁一线。但您是否考虑过,拆迁过后,想要怎么样的生活?“郑重地”签下拆迁协议的那一刻,不仅是一个拆迁故事的结束,更是另一个未知故事的开始……
金钱虽非至上,但决非至下。“网络江湖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家创业公司资金链断裂,眼看就要关门了,结果公司里一个清洁工阿姨拿出600万帮公司完成了融资。至于为什么要做这笔投资,阿姨解释道:“喜欢公司的氛围,希望大家都不要走……”事后据查,清洁工阿姨是本地拆迁户,拿了几套房和近千万拆迁补偿款。
“拆迁、暴富、挥霍”是人们对拆迁的普遍误解,原因在于看客们过于关注金钱的多少,而忽视用途。虽然网络故事有演绎杜撰,但无需执着于真假之辩,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别人的故事中,汲取自己的经验,在争取高补偿的同时,规划补偿款的未来价值。
实现财务自由后,柴米油盐依旧。卢大爷,拆迁补偿近千平米安置房,职业绿化管理员。拆迁前,卢大爷就是绿化管理员,工资一千来块,一做就是十多年。现如今,卢大爷住着近千平安置房,依旧在烈日下种树除草,拿着一千多元的工资。卢大爷的理由很简单:“放不下,自己挣钱用得踏实。”
有些人自命清高而说,有钱没用;有些人贫困就安慰自己说,有钱没用;有些人不知道金钱的意义而愚蠢地说,有钱没用。而经历过拆迁的卢大爷深知,财富不应当是生活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
拆迁,不仅是拆“房”,更是拆“家”。耿老太,公房拆迁户,职业学校保洁员,兼职捡垃圾。耿老太拿到拆迁补偿款的并不少,但她认为不够,因为每每看到宝贝孙子,耿老太就觉得,自己能提供的爱,没有最多,只有更多。但如今,耿老太老了,孙子长大了。为了独占耿老太的拆迁补偿款,孙子将耿老太赶出家门。耿老太无奈的将孙子告上法庭。
对于耿老太来说,法理自有公道,情理自在人心。但拆迁,却把家拆没了,曾经捧在手心的宝贝,从此也只能陌路。拆迁,不仅验证了人心,更见证了人性。如果说,拆迁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进来后才发现,决定生活的不是住在“城里”还是“城外”,而是你自己。看完别人的故事,来说说对于你自己,拆迁是一个故事,还是一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