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工伤等级划分及认定时间
作者:孙术校 律师  时间:2020年12月05日
工伤亦称“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1953年1月2日政务院修正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工人与职员因工负伤,其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住院时的膳食费与就医路费均由企业行政负担;医疗期间工资照发;确定为残废时,视其残疾程度,由劳动保险费中按月付给因工残疾抚恤费或因工残疾补助费。 发生工伤事故,往往需要进行工伤等级鉴定,那么鉴定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工伤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
       1级:意识消失;活动均受到限制卧床。
       2级:随时有人帮助;不能工作;交往极度困难。
       3级:不能独立生活;仅限于室内活动;职业受限;交往困难。
       4级:生活严重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活动;职业种类受限;交往严重受限。
       5级:生活部分受限;仅限于就近活动;需要明显减轻工作;交往贫乏。
       6级:生活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交往狭窄。
       7级:活动能力严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不能从事复杂工作;交往能力降低。
       8级: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活动受限;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交往受约束。
       9级: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级: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工伤等级鉴定时间
       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的规定。而申请做工伤认定,需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由单位在事发后30天内,受伤者或家属在事发后1年内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在伤情相对稳定时,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鉴定),然后根据认定和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2、劳动仲裁的时效为发生争议后的60天内,向单位住所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单位为其做工伤认定及伤残鉴定;也可以在拿到劳动保障局的工伤认定书后的60天内,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按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