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借条会过期吗
作者:孙术校 律师 时间:2020年12月31日
目前,公民进行借贷的途径多种多样。除了从传统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贷之外,还有不少人会选择民间借贷这一条道路。民间借贷担保要求不高,程序相对简单,还省去了银行借贷较长的审批处理期限。因此,很多缺乏短期资金的人们更加热衷于民间借贷。但也正由于其程序的宽松——不严谨性而产生的纠纷也越发多了。
有些朋友在借钱时,或者借钱给朋友时往往出于对彼此的信任没有想过要写借条,然而这对于后续追讨借款是极为不利的。有些人则手握着借条不慌不忙,直到快过期了才火急火燎地去找律师,想着得赶紧起诉。但是借条真的有过期这个说法吗?借条超过2年就无效了吗?
所谓过期,其实就是法律概念中的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是一个专业的法律概念,它的存在是为了约束债权人。是的,你没有看错,不是约束债务人,而是约束债权人。诉讼时效的意义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尽快维护自己的权利,避免权利人在权利温床上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导致权利义务关系处于不明状态。简单点说,就是权利人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起诉,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后果自负。
首先更正一个概念,新民法总则已经将一般诉讼时效由原来的2年更新为3年。知道了一般诉讼时效已经变成3年之后,那么这个时效怎么计算呢?过了诉讼时效有什么后果?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又是什么?今天咱们就介绍一下关于诉讼时效的这些问题。
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具体到借条上具体分为:
1、借条上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三年。
2、借条上写明还款时间的,则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三年。
3、借条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向债权人还款。
4、借条属于债务纠纷,只要债权人有证据表明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便重新计算,但是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
过了诉讼时效会有什么后果?
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但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这个规定可以说相当绕口了。其实也就是说如果出借人在诉讼时效届满后向法院起诉要求借款人还钱。首先法院不能主动跳出来说,出借人你过诉讼时效了,法院得知道不说破,装聋作哑。但是借款人可以拿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这样一来法院只能判出借人输。但是假设借款人没有主张过诉讼时效,而是乖乖履行了债务。事后又要求出借人把债务还回来,那么法院同样也不支持借款人的请求。
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
需要注意的,诉讼时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期间,它可以中止,也可以中断。中止之后,即停止计时,等特殊情况结束后,才继续计时。而中断则可以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 不可抗力;
(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 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 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 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 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可以看出,无论是中止还是中断,都会导致诉讼时效实际上延长了。所以是判断借条否过诉讼时效,并不能简单判断有没有过了3年,而是要综合案件信息综合判断。所以借条一过3年就失效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