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取保候审了还要判刑吗
作者:孙术校 律师  时间:2021年01月18日
1.什么是取保候审
       在我国法律中,取保候审是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简单归纳一下,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取保候审可以贯穿刑事诉讼始终,在公安、检察院、法院,都是可以做取保候审,一般情况下,在公安做了取保候审,它不去报捕的话,检察院和法院也会做取保,但是特殊情况下,他们也会继续报捕;
       其二,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只出现在刑事诉讼中,如果你听到一个人做取保了,不是他没有罪了,而是他涉嫌刑事犯罪了。取保候审是一种限制手段,取保人所要做到的,就是遵守取保的相关规定,未经有关机关批准,不能离开居住地。注意不是不能离家,是不能离开居住地;
       其三,取保,需要保证人或者保证金,才能做了。这是一种保障,就是为了保障当事人能够随传随到,保障刑事程序顺利进行;
       其四,取保候审的期限是一年,过期了需要重新变更强制措施。
       2.做了取保候审的后果
       一般情况下,能够做取保候审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其首要条件是,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换句话说,如果是重罪,根本不会做取保,因为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就逃跑了,或者有第二次犯罪的危险。
       所以,如果你涉嫌刑事犯罪了,被取保了,那么你的涉嫌的罪名不太重,和可能判处的刑期不是太长,要不然,公安机关也不会做取保。
       当然,还有一种取保,叫做存疑取保。法律上没有这个词,但却是那么个意思。也就是上面这种情况,公安机关去检察院报捕(这说明公安机关认为不适合做取保候审),然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他们会有两种考虑,第一种,认为没必要批准逮捕,做取保候审,就能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第二种,现在这个证据不太完善,没法认定嫌疑人的犯罪,只能做取保候审,让公安机关继续侦查,能够查实了,在过来报捕。
       那有人就会担心,这第二种情况,嫌疑人如果跑了怎么办?那没办法,只能列网逃了,因为证实一个人犯罪,必须要拿出足够完善的证据才行。
       3.取保、批捕与判刑的关系
       取保、批捕是强制措施,而判刑是刑事审判,其实是两码事。现实中,不了解刑事诉讼的人,很容易弄混,也分不清楚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含义,现在法律微言就一次性给你们说清楚:
       其一,取保在上文说的很清楚了,现在说逮捕。如果被逮捕了,也不必然意味着嫌疑人犯的是重罪,也有可能是检察院觉得犯罪嫌疑人有逃跑的可能,才批准逮捕的。当然批准逮捕也可能变更为取保候审,只要满足条件就行(现实中很少出现)。
       其二,批准逮捕的案子,最后是实刑的可能性挺大,但并不是必然的联系。法院的审判会依据犯罪嫌疑人的情节轻重、悔罪认罪情况、追账赔偿情况、罚金缴纳情况等等,来进行量刑裁判。
       其三,被取保的,也有可能会被判实刑。因为法院判缓刑的标准和取保的标准,完全不一样。
       其四,取保候审不批捕后,也有可能进入不起诉阶段,因为如果正式嫌疑人犯罪的证据就是不好或者嫌疑人本身就不构成犯罪,那么案件就进入不到审理阶段,现在不准许公安机关随便撤案,因此案件会进入到检察院的不起诉阶段。不起诉分为绝对不起诉(不构成犯罪)和相对不起诉(存疑不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