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弱者自相残杀,上演真实版《盲井》
作者:尤辰荣 律师 时间:2015年07月16日
看过电影《盲井》的人,也未必还记得初出茅庐的王宝强的那张脸。但我以为,王宝强的表演才华和基本戏路,在那部最终也没能在国内公映的影片里,就已经基本成型。那张脸上,写满了无辜、天真、惊恐,像极了一只待宰的羔羊。直到影片结尾,两个曾经围猎他的凶手自相残杀而死,王宝强揣着他们的两条性命换来的“巨款”,转头回望险些埋葬了他的矿山时,脸上却又浮出一丝难以描述的变化。
那一刻也许他根本没有表演,是我们不自觉地“脑补”了他那一刻的心理活动和令人忧心的未来:他会成为下一个冷血杀手吗?
7月3日,河北省高院宣判了一桩真实的“盲井”案。张伟兰等21名罪犯先后杀害了4名矿友并骗得赔偿,河北省高院二审驳回张伟兰等人的上诉,全案维持原判,张伟兰等5人被判死刑,并将上报最高法核准。
这一系列案件发生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张伟兰等人以女色、工作等为诱饵,把物色到的“猎物”诱骗到不同矿山下井采矿,随后由团伙成员下手锤杀被害人,并用乱石毁容,而后伪造矿难现场。团伙成员再以遇难者家属名义,向急于息事宁人的矿主索取巨额赔偿。截止到2012年案发,这一团伙共锤杀4人,除最后一起因案发而骗偿未遂,另外三起成功骗得赔偿共计180余万元。
看过电影《盲井》的人,对上述情节都不会陌生。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现实中的“盲井”不仅更真实,而且参与的犯罪人数更多、组织更严密、分工更明确,因此被他们杀害的人数也就更多。面对如此卑劣、残暴的罪行,人们都会期待最严厉和公正的惩罚。虽然因聂树斌案迟迟没有结果,河北省高院至今名声不佳,但相信这次的判决,会是争议最少的死刑判决之一。
从案发至今,时间已经过去近三年。期间,媒体对案件内外的各种细节,都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剖析。按照媒体的追溯,这是一起典型的弱势者对更弱势者的伤害。无论是犯罪主谋张伟兰,还是亲手挥锤的团伙成员,其家乡无一例外地处于极度贫困的偏远山区。面对因为极度贫穷而摇摇欲坠的家庭,外出打工似乎成了拯救家庭的唯一出路。但随着一方或双方的离家,本来已经脆弱不堪的家庭,又面临着背叛、离异等变故的撕扯,终于走向解体。家乡破败、家庭解体,他们的境遇堪称不幸甚至悲惨。但是,被他们所物色并杀害的对象,却大多是比他们更穷、更无助、更脆弱的个体,因此才会对来自诱骗者的一点温暖、对下井采矿可能带来的一点改变境遇的希望,生出期待和想象,却完全没有料到,等待他们的是冷血的锤杀。在这样极度暗黑的事件中,因深伏地下而遮蔽了最后一缕阳光的矿井,成了充满隐喻色彩的人性的墓场。
贫穷永远都不能成为犯罪的理由,贫穷更不必然带来人性的泯灭。事实上,弱势者之间的相互同情、相互帮助,往往最能体现人性的厚重和光彩。中国民间戏曲、传奇、小说,乃至歌谣、小曲中,都有无数表现、歌颂弱势者之间相互同情、扶助的感人故事。
不同的是,为了改变境遇而离开家乡的弱势者,往往既摆脱了原有环境的约束,却同时也失去了宗族乡亲本来可能给予的哪怕一点点物质或精神的支撑,成了既茫然无助又毫无约束的游魂,对于其中的一部分人而言,从善或作恶的选择,可能只需要迈过一道心理的门槛。在这样的抉择过程中,贫穷可能成为他们说服自己迈过心理关口的牵强理由,四顾茫然的无助,和彻底摆脱约束所获得的“自由”,又极有可能成为促使他们铤而走险的动力。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获取被害者的信任,恰恰在于他们对与其境遇相似的弱势者的深刻理解,知道他们是多么地渴求情感的关怀和物质的帮助,于是才能轻易地把死亡陷阱伪装成温暖的怀抱,诱骗那些几乎与他们境遇相同的被害者投身其中。
在这样一对锤杀与被锤杀的血腥关系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其实根本同属一个群体,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同时身处黑暗的矿井之下。而杀人与被杀的关系,很可能因为某种偶然原因而被确定,也很有可能因为某些偶然的变化而翻转。就像《盲井》结尾时,王宝强用他的没有表情的表情暗示给我们的那样。
现代化、城镇化、世界一体化,确是大势所趋。但很多时候,变化的社会可能像一架飞速旋转的离心机,把某些人抛向边缘,甚至甩到社会的光亮难以照到的暗黑角落。就像你驾车旅行途中,很可能在转过一道山梁的瞬间,看到一座藏身在山坳里的小矿。那一瞬间,你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尽快逃离这看上去孤悬于文明和秩序之外的荒蛮之地。可是就在你快速驶离的瞬间,你又分明从后视镜里,看到有黑黢黢的身影在张着嘴的矿洞里进进出出。
对于已经发生的罪行,必须依法予以严惩,就像这次的宣判那样。但法律可以追及的地方,就必须有文明和秩序的覆盖。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对自己辖区内的所有工矿企业,必须尽到管理监督之责,政府或工会组织,理当为那些离开家乡原有社会网络的打工者,编织一个可以提供生活救助和精神扶助的新的社会网络,以使其面临生活绝境时,能够得到哪怕一点点最低限度的帮助,在他们面对善恶抉择时,也能多一分约束的力量。编织这样的网络当然并不容易,却又非编织不可。这张人性的保护网如果足够结实、严密,则不仅能够拯救那些被害者,也能尽量拉住那些在善恶边界上徘徊的游魂,使其不要因人性的毁灭而在法律的坚壁上摔得粉身碎骨。
上海刑事律师尤辰荣整理发布。更多信息请点击://www.lingle6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