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成功案例

“醉驾是否一律入刑”曾经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讨论与争议,其实质也反映了人们对“醉驾”入刑定罪标准的不同理解与认识;从更深层次意义来看,体现的是在认定犯罪具体标准问题上如何处理和把握刑法总则第13条但书与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之间的关系。诚然,刑法第13条是犯罪的一般定义,对司法机关理解、适用刑法有关犯罪的具体规......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频频出现不法分子假冒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司法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利用受害人对国家司法机关的信任和对法律程序的不了解进行诈骗,骗取受害人银行卡上存款的诈骗事件。这些借助网络、电话,手段越发狡猾、隐蔽,犯罪分子气焰越发嚣张的新型诈骗案件,给国家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群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
在铁岭法院贴出的公告中称:本院定于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八时三十分在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21法庭公开审理被告人张建强受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一案。特此公告。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张建强到底是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另外,像陆俊这样的裁判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这些问题也成为人们的关注所在。中国足协、国家体育总......
刑法中的酌定量刑情节 (2012-12-15) 点击量:1507
酌定量刑情节,简称酌定情节,它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情节,但对量刑仍然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的手段。特定的手段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内容时,不是量刑情节;故这里的犯罪手段是指不属于构成要件内容的手段。犯罪的手段残酷、狡猾程度,直接说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
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个困扰司法机关的突出问题,就是“双规”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纪检监察机关投案、交代的行为能否认定为自首?要准确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分析“双规”与自首的性质。“双规”是指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党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纪检监察机关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内交代问题的一种组织措施......
律师谈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 (2012-12-15) 点击量:2325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同属于正当行为。但是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总体而言,正当防卫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则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具体而言,两者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在线律师解答: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
故意杀人罪定义与认定 (2012-12-15) 点击量:2181
根据刑法第232条的规定,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应当立案。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故意杀人罪量......
抢劫罪量刑标准 (2012-12-15) 点击量:3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22日第一条刑......
入户盗窃未遂或盗窃数额未达到盗窃罪定罪标准时,能否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处罚,是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且做法不一致的一个问题。赞成者认为,入户盗窃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行为时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非法进入他人住宅是手段行为,盗窃是目的行为,两者是一种牵连关系。虽然盗窃未遂或盗窃数额未达到盗窃罪的起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