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
高考加分、保送是“悖论”
作者:李振鹏 律师 时间:2014年07月08日
高考加分、保送是“悖论”
辽宁阳光律师事务所李振鹏律师
高考加分、保送之所以是“悖论”,那是因为:如果你能凭实力考上一流大学,你就不用加分、保送。如果你不能凭借实力考上一流大学,你就不应当也没有资格进入一流大学,所以也不应该加分、保送。这就是高考加分、保送是悖论的逻辑基础。
对于高考加分、保送、直荐、自主招生,笔者一直十分不解,认为是绝对错误。我没有左右政策的能力,否则,一定取消这个政策。
高考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通过公平的考试筛选出不同智力等级、不同专长的青年,进而进入不同的大学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便更好的发挥他们的能力水平为国家贡献力量。
高考的公平不同于普通的社会事务中的公平,因为高考的公平除了公平本身还要保证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而不论出身和所处的社会阶层。因为智商并不绝对来自于遗传。也并不绝对来自于环境。
毛泽东、刘少奇、蒋介石、孙中山、林肯都来自于农村而非大城市,其父母基本上都是农民、工人。可见,智商和环境、遗传联系并不十分紧密。
眼下中国高考的十分荒谬
先说说高考加分吧,体育特长加10分,艺术特长加分、三好学生加分、优秀学生干部加分。实在是风牛马不相及。高考考的是智商,体育特长和智商有什么关系?我想,如果对于考体育院校的学生,能够达到相对高的体育等级加分录取是合乎逻辑的,而对于其他专业则是是非荒谬的。
三好学生?什么叫三好学生?如何评价?要是这个学生真的学习好还用加分吗?
优秀学生干部加分?什么意思?干部和智商有什么关系?这不是从孩子开始就灌输、培养官本位思想吗?要知道已经是民主文明社会,反对的就是官本位。
荒唐荒谬至极啊!
10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分数段,这是智商高低的差别,学子们尽管努力,但是要提高10分成绩是十分困难的。你凭着一个体育特长就加10分这是荒谬并且十分不公平。
今年辽宁、河南爆出了体育加分作假,其实在全国这已经很普遍了,只是今年在这两地爆发了而已。高考加分早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次辽宁仅仅对这些体育特长学生进行复试是不够的。还要查处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助纣为虐者,更要取消弄虚作假学生的录取资格,并在几年内禁止参加高考。因为这和考场上作弊没有本质区别。
今年,辽宁省理科超过670分以上的三百多人,实际上真正裸考670分以上的才70多人。这样的水分真是让笔者无语了。
保送更不符合逻辑,既然是优秀的,凭借考试即可录取,为什么要保送?反过来讲,如果考不上的,一定是成绩达不到目标学校,还为什么要保送?这不是滥竽充数么?现如今的现状是“保送的一定是不优秀的,是关系和金钱的结果”。
校长直荐降40分录取。降40分是个什么概念?智商相差何其巨大?这样的人到了目标学校不是滥竽充数么?优秀的不怕考试,无需直荐,不优秀的更不能直荐。所以直荐没有任何意义,这种观念不符合逻辑。直荐就是为腐败创造机会,笔者所在地今年一个考生,是弄了一个校长直荐清华大学的指标。结果呢,他本人只考了520多分,降40分也无法被清华大学录取。据说花了上百万的银子,可见一斑了。
自主招生考试?考什么?考些漫无边际、谈玄离谱的题目,与智商本身并无任何联系,简直是胡闹。可是,为什么高校热衷于搞自主招生?就是当权者要腐败,要利益。连人民大学的招生都是腐败成灾,其他大学也是如此。
眼下,中国高考的改革越来越乱,越来越失去了公平性,智商已经和高考失去了联系。地区性照顾使得北京、上海的学生进入清华、北大容易得很,说是他们情商高?什么叫情商高?多知道了一点非智力性的知识?会投机钻营?中国人的所谓情商论是十分庸俗的。请客送礼、喝酒唱歌、会搞关系就是情商高。和国外文明国家的情商根本不是一码事。浙大女研究生在香港行贿教授叫做情商高?陈景润如果会搞关系一定不能研究出“哥德巴赫猜想”,陆家曦如果会搞关系一定不会攻破组合数学的难题。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必须是拼智商的结果。
中国的高考充满了腐败,自主招生降分录取。这降分充满了玄机。这是关系的结果,一分一万元已经是公开的事实。普通的家庭怎么能够做到?保送生一定不是尖子,而是金钱和权势运作的结果。
港澳台、少数民族加分?有几个是真正的港澳台?几个是真正的少数民族?
中国目前的全民腐败氛围下,不要开任何可以为腐败创造条件的口子。
因此,应当一律取消保送、校长直荐、自主招生、取消加分、全凭裸考录取。取消各省单独命题。全国统一教材,统一试卷。否则国家无法选拔一流人才,普通民众的孩子永无出头之日。长期以往社会矛盾必然激化,必然会导致很多高智商的民众子弟仇视政府,为社会埋下隐患。
不要认为平民家庭就没有高智商的基因。看看胡耀邦、刘少奇、毛泽东、蒋介石、林肯、奥巴马…….。社会要发展,一定要公平的给每一个青年创造发展机会和空间。
当今世界,浩浩荡荡,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竞争激烈。靠什么去争取民族生存空间,靠的就是青年,一流的青年。
不难想象,我们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的学府,培养出以这样的保送、直荐、自主招生、加分录取的实际上智商二、三流甚至五流的学生,去和国外一流大学培养出的一流智商的青年对抗会是什么结果。结果就是我们的民族必败、国家必败。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弱、则国家败。
钱学森疑问的“中国为什么没有领军型科技人才”看似体制问题,那么,和这样不公平的高考有没有关系呢?
我不知道教育部为什么在制定这些政策的时候不对其合理性上进行充分论证?为什么发现问题后还无视这些丑恶问题的存在?为什么不从根本上这些问题?难道他们自身就有利益要求吗?
不要再做这些逻辑不通的事情了。中国的很多事情实在是应当尽早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了。
2014年7月4日星期五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