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律师随笔

小心“教你买房”的置业顾问
作者:陈旺 律师  时间:2020年09月17日

虽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已成为房地产“国策”,但过去十多年来很多人通过房地产的升值而坐享其成,发家致富,人们仍将房产视为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很多人痛悔自己没有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地方,入手正确的房子,于是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了很多置业顾问,他们的自媒体账号常用的名号是“X哥(姐)教买房”。
这些人可能是前房产中介业务人员,也可能是业余的炒房者,他们熟悉房地产交易流程和相关政策,有一些“技巧”可以教你解决购房资格或者贷款的难点痛点。他们号称可以教你买对房,买好房,可以帮你砍价,可以让你找到价值洼地,潜伏在即将爆发的城市区域,而他们还往往要标榜一下自己都已经重仓了很多套房产,坐享升值,俨然一副“房市”投机成功者的作派。我们团队最近处理了一起二手房买卖纠纷,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教你买房”的置业顾问。

经典案例

        Y小姐想购入一套房产用以家庭自住,同时也希望这次能搭上房产升值的便车,属于所谓的自住兼投资的购房需求者。 
        她在知识星球和微信公众号关注到了“X哥教买房”的文章,X哥的文章对时下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十分乐观,宣称目前房市局部涨价,板块轮动,应该迅速购入广州某区万博区域的房产。Y小姐对X哥膜拜已久,有一天终于按捺不住主动联系了X哥要求帮忙指点迷津,X哥十分热情约Y小姐见面,跟Y小姐签署了一份《专业买房服务协议》。协议约定X哥提供专业的购房咨询及指导服务,推荐并推选Y小姐需求匹配的房源并指导完成交易,Y小姐需要按照购房价1.5%计算顾问费,一切看起来十分美好。X哥很快就通过其合作的某中介公司迅速找到了一套“笋盘”,并催促Y小姐立即约业主见面签约付定金,防止被别人抢走。Y小姐在与业主见面时,业主接到很多“中介电话”要求看房或面谈,在十分紧张的“抢房”氛围下,Y小姐迅速完成了签约付定金的手续。随后Y小姐自己上其他中介公司的网站查询了该房屋的放盘价,发现在签约当天才调高了二十万元,另外也了解到该房屋的隔壁就是一个大型露天变电站,网上负面信息很多,属于同小区价格偏低的楼栋。Y小姐十分懊恼,希望能够变更买卖合同。此时的X哥摇身一变却成了事不关己的“路人”,X哥一边告诉Y小姐应该自己负责,自己是成年人应事先了解清楚,理性决策,还苦口婆心教育Y小姐做人要诚信有担当,要求Y小姐立即按照顾问合同全额付顾问费,否则就要起诉Y小姐。Y小姐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请了专业顾问却让自己的买房之旅变得更为糟心?

律师分析 

        顾问是一个职位,泛指在某件事情的认知上达到专家程度的人,他们可以提供顾问服务,顾问提供的意见以独立、中立为首要。例如品牌顾问、法律顾问、政治顾问、投资顾问、国策顾问、国家安全顾问等,所以参考顾问意见之前,首先要了解顾问的背景,顾问与相关方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而本案中,Y小姐和X哥之间顾问合同与传统的居间媒介合同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约定的服务是陪同看房选房,协助谈价,顾问费是在成功签约的情况下按照成交价的1.5%来计算。 
        也就是说X哥的利益和Y小姐是存在冲突的,Y小姐希望能够买到有升值潜力,适合自己居住需求的笋盘,而X哥本能上是追求Y小姐快速成交签约,然后坐享高额顾问费。这样的顾问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了,根本发挥不了顾问的作用。 
        律师提醒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旧俗常以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顾问的头衔不是可以随意自封,并用来做营销业务的。 

        现在很多业务人员喜欢通过自我包装拔高来获取客户信任,让客户对自己言听计从,证券基金业务员自称投资顾问,可以教你投资致富;保险业务员改头换面叫着家庭理财顾问,本质上是让你多多买保险;房地产中介业务员自我拔高为置业顾问,俨然成了买房群体的专业导师,而实际上只是为了便于引导你签单。 
        顾问一词,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那些吆喝着要指导人们如何置业购房的人,并不具有宏观上洞察房地产市场走势,微观上帮你淘到笋盘的能力,也不能帮你有效防范交易风险,保障交易顺利进行。 
        须知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常态,如果人能预知未来,世界上哪里还会有穷人?买房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量力而行,买适合自己近期内需求,自己能承受得起,看得上眼的房子。 
        不要因为过往房价曾经暴涨,就不顾一切,着急上车,还要一步到位。不要指望靠买房来致富,也是“房住不炒”精神的应有之义,“富贵在天”,靠买房致富的人群主要靠的是运气,这种运气可遇而不可强求。 
        买房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人生中难得的大宗交易,一旦考虑不周,合同约定不到位就容易产生损失或者陷入被动,或者是买的房子并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此思虑周全,多咨询有购房经历的过来人、房产行业从业人士或者房地产律师是正确且必要的,但要小心那些“教你买房”的置业顾问,盛名之下其实难副。